在時間的洪流中,總有一些記憶需要被深刻銘記,總有一種精神需要被世代傳承。“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個民族砥礪前行的精神坐標。近日,青島精心策劃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煥發時代光芒。
以儀式感凝聚崇敬之心,讓緬懷成為城市溫度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7月1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2025年青島市“紅色文化主題月”主場活動在青島人工智能國際客廳成功舉辦。此次活動以“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為主題,據統計,活動期間全市組織各類紅色主題活動超500場。活動現場還發布了7條紅色研學線路,有機串聯起46處重要革命遺址、抗戰紀念館和烈士紀念設施,通過走進紅色場所,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人群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
為了方便更多人參與到英烈精神傳承中來,青島推出“云上祭奠”。市民通過網絡,就能線上瞻仰烈士事跡、獻花留言。這一舉措吸引了更多年輕人關注紅色歷史,讓紅色基因在互聯網時代找到新的傳播載體,得以更廣泛地傳播 。
以故事化傳承激蕩青春力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青島的紀念活動特別注重“講好英雄故事”。在青島黨史紀念館,“小小紅色講解員們”為觀眾們講述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和偉大精神,孩子們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講解員不斷提升自己;即墨區開展“英烈事跡進校園”主題活動,將英烈事跡送入啟新小學,以紅色記憶滌蕩心靈,用英雄故事播種信仰……
近些年,青島持續抓好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組織開展特色活動讓青少年理解“緬懷”的深刻意義——先烈不是教科書上的符號,而是為今日幸福生活獻出人生全部的鮮活生命。
以實踐行動升華紀念內涵,讓精神火炬照進現實
青島的緬懷活動并未止于儀式與追憶,更延伸至實踐層面。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起“為烈士尋親·讓忠魂歸根”專項行動,截止今年,已為216位烈士找到親屬;今年清明節,全市16萬余人次參與“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活動,通過獻花、默哀、參觀紀念館等形式緬懷先烈,并將這種精神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緬懷先烈,是為了汲取奮進力量。青島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道路上從未停歇,用行動詮釋著對革命先輩的敬重與對紅色精神的堅守。這些活動不僅是對先烈精神的傳承,更是一次全民參與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現了新時代賡續紅色血脈的責任與擔當。
信網評論員 陸云琦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