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7月10日訊 當突然收到“法院”發來的涉案短信,大多數人都會心里一緊,以為自己被起訴了,慌亂之下有的人就會按照短信提示操作。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多方了解后發現,近期部分市民收到的這些短信,并不是由法院直接發出的,而是由調解機構發送給當事人的。“能幫忙調解是好事,但調解機構不是法院,法律是多么嚴肅謹慎的,相關從業人員也應該嚴謹對待,跟當事人說清楚自己的工作單位才是。”收到短信的市民楊先生說。
從市民收到短信看,短信開頭有“青島市南區人民法院”的字樣,內容附帶案號、調解員姓名及聯系電話,還標注了查看案件詳情的鏈接。乍一看,這很像是法院發來的信息,但短信里的案件大多與信貸、信用卡相關,也不禁讓人懷疑這是催收機構的“新套路”——短信里的電話雖然是0532區號開頭的,但電話號碼也并不是市南法院官網上的公開電話,這也加重了市民對短信及內容真實性的懷疑。
因為短信里都有明確的調解員姓名,信網也聯系了其中一位。一開始,對方在電話里稱自己“是市南法院的”,但卻一直不說明自己的具體位置,在幾番詢問下,才表示自己是第三方調解機構,“我們是共道云商的,是法院授權委派的調解組織。”
根據企查查的查詢結果,共道云民商事調解中心是一家注冊在杭州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主管單位是杭州市余杭區司法局,中標過多個當地法院的調解員服務外包項目。
在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的微信公眾號上,有一個“E調解云平臺”的訴訟服務項目,其技術支持就是共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信網聯系了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法院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市民收到的這些短信,并不是由法院直接發出。“共道云民商事調解中心是與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簽訂過協議并備案入駐的調解組織,屬于法院特邀委派的調解組織,短信里應該也提到了特邀調解的情況,市民可以通過短信內容了解其性質。”
至于短信中提供的聯系電話,工作人員解釋道,短信中提供的特邀調解員的電話號碼是運營商為共道云民商事調解中心開通的技術專線,專門用于該中心的調解工作,并非法院的辦公電話。“這些特邀調解員的工作就是保持中立進行調解,并不能代表法院。”同時,工作人員強調,在調解過程中,法院也會對調解組織進行一定的監督和監管,確保其以相對客觀中立的態度開展調解工作。“我們會全程關注調解過程,一旦發現調解組織存在不當行為,會及時進行糾正。如果市民在調解過程中有任何投訴,比如調解員的語氣、態度不好等情況,都可以向我們及時反映,法院會第一時間受理并處理。”
“調解基本上已經是打官司之前的一個必須環節了,如果調解成功確實能省不少事。但是調解員不是法官,調解機構也不是法院,不管是短信還是電話,都應該自報家門,把自己是誰說清楚,這樣也方便當事人做選擇,從事法律業務的人應該更懂法守法才是。”市民楊先生認為,法院代表的是法律的強制力,如今調解機構雖然也可以參與司法服務,但終歸與法院不同,因此在聯系當事人時不應該隨便使用法院的名義,更不能代表法院。(郭慧敏)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