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28日訊 6月27日,全省科技大會在濟南召開,共授予290個項目(人選)2024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青島市共有109個項目(人選)獲獎,占全省授獎總數的37.6%,其中青年獎3項、自然科學獎16項、技術發明獎18項、科技進步獎70項、國際合作獎2項。獲獎項目中,由青島市單位牽頭完成的為80項,占比達73.4%;21個牽頭項目獲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及以上等次,占全省一等獎及以上等次授獎項目的近三分之一。
青島市企業再次斬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繼2023年青島市企業首次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以來,2024年青島市企業再次獲此殊榮。由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復雜調制信號高精度測量技術及應用”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在全省三個特等獎項目中榮居一席。該項目突破了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和基波混頻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顯著提升了信號解調精度,解決了微弱信號高精度測量難題。項目形成的系列產品在諸多國家重大工程以及信息產業領域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支撐了5G/6G通信,商業航天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入融合成效顯著。聚焦“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獲獎項目加強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方面成效突出。我市獲獎項目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項目51項,產學研合作項目73項。其中,青島天仁微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完成的“高精度納米壓印光刻裝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中國石化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完成的“多產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組分的催化裂化與加氫脫硫技術開發與應用”、青島海爾洗滌電器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面向洗護領域智能洗烘關鍵技術的研究及產業化”和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高畫質、低功耗超高清顯示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項目輻射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規模發展,經濟效益顯著。例如,青島海爾洗滌電器有限公司牽頭完成的項目聚焦洗護領域智能洗烘關鍵技術進行科研攻關,首創3D智能感知勻烘控制技術,實現了衣物的智能識別、精準判干,開創了行業一體智能洗烘新品類,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海洋科技創新特色鮮明。海洋是青島的最大特色,此次青島獲獎項目中,涉海項目有25項,占比近四分之一。在青島構建“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過程中,涉海獲獎項目正發揮源頭創新優勢,推動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通科研與產業的“最后一公里”。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完成的“高光譜分辨率激光遙感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獲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項目攻克了激光遙感的超精細光譜分離、相干差分探測和穩頻鑒頻等關鍵技術,研發了系列化自主可控裝備,實現產值超4億元,降本增效超30億元。
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獎勵中挑大梁、當主角。2024年,省科學技術青年獎共授予10位青年科技人才,青島市共有3人獲獎。在海洋領域,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陳朝暉帶領團隊建立了國際上首個黑潮延伸體定點觀測系統(KEMS),填補了西北太平洋海洋長期定點觀測的空白,牽頭構建了西太平洋深海Argo觀測網,推動我國成為全球深海Argo計劃第二大貢獻國,持續提高我國在深海觀測領域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集成電路領域,致真精密儀器(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張學瑩帶領團隊研發了商用高分辨率磁光克爾顯微鏡、晶圓級磁光克爾測試設備、全自動磁場探針合和自旋芯片測試機等系列設備,實現了磁性材料和自旋芯片全套量測設備的國產化替代,關鍵技術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在航空動力領域,青島航空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杜強帶領團隊發明了小尺寸通道低阻強化換熱新方法,突破內冷葉片設計方法局限,攻克高熱負荷渦輪葉片高效冷卻技術等,突破了多項航空發動機內流氣體動力學領域關鍵技術。(記者 李如藝)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