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16日訊 近日,消費者李女士向信網(0532-80889431)反映,自己在一平臺“法爾帝家居”購買的沙發,不僅包裝簡陋嚴重破損,后續還遭遇了商家拖延退貨退款等問題。后續,法爾帝家居相關工作人員向信網表示,經核實,李女士所涉訂單已妥善處理完畢,相關退貨退款流程均已順利完成。
“快遞送過來的時候沙發就是破損的,兩千多塊錢買的沙發沒想到是這種質量。我和商家溝通對方還讓我隨便去投訴。”李女士向信網表示,4月28日,她在一平臺“法爾帝家居”花費2188元下單購買一款2.8米四人位的布藝沙發,一直等到5月10日才收到。由于著急置辦家居進行出租,在這期間李女士多次詢問商家何時發貨,對方遲遲不回應發貨進度。無奈之下自己只得在平臺申請退款,直到此時,商家才急忙聯系溝通進行發貨。
收貨當天,李女士簽收開箱后發現,該沙發不僅外觀破損和劃傷,而且包裝極其簡陋,僅用編織袋和一層薄紙殼包裹。同時她發現,沙發底部的密封布里邊空蕩蕩的,沒有固定支撐點。“兩千多買的沙發和商家宣傳嚴重不符。”
發現問題后,李女士第一時間聯系商家要求換貨或退貨。商家起初態度良好,提出進行維修的方案,但拒絕退換貨。后續李女士求助于平臺,經工作人員溝通,對方同意退貨退款的相關申請。在商品退回后,商家以“本人郵寄地址填錯”為由拒收并拒絕退款,稱“隨便去投訴”。
李女士告訴信網,退貨地址是商家入駐平臺時自行提供,絕無填錯可能,她質疑這是商家惡意阻礙消費者退貨退款的話術。在多次維權未得到妥善解決后,李女士無奈向上海及商家所在城市的政務服務熱線進行投訴,在平臺及相關部門介入下,商家雖重新轉運商品,可退款到賬時間卻又向后拖延。“2000多元的沙發是事小,但維權過程中對方的解決態度及方式讓我難以釋懷,而且這個商家在平臺也沒有公示自己的營業執照,這樣是否違規?”
隨后,信網在查看該店鋪聲明的過程中發現,其僅公示了模糊化處理后的店主姓名、聯系方式和經營地址,并無營業執照等相關信息。若想聯系商家,可通過店鋪右側的“客服”按鈕或商品詳情頁下方的“客服”按鈕直接聯系商家。為了進一步了解事件的詳情,信網電話聯系了平臺。平臺工作人員在記錄相關情況后表示,后續將安排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就此事聯系消費者和供應商進行溝通核實,督促商家盡快處理李女士的退款問題。同時工作人員表示,關于李女士商品的處理方案,將由專員在核實情況后進行答復。針對信網就營業執照提出的疑問,工作人員表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條規定,該店鋪經營性質屬于個人從事零星小額交易活動,即年交易額累積不超過10萬元,因此依法無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不存在違規經營行為。后續,法爾帝家居相關工作人員向信網表示,經核實,李女士所涉訂單已妥善處理完畢,相關退貨退款流程均已順利完成。
針對李女士所遇到的情況,青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向信網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以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的權利。在李女士的遭遇中,商家提供破損商品、設置障礙拒絕退貨退款的行為,明顯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工作人員強調,電商平臺對入駐商家負有嚴格審核與監管義務,處理消費者投訴時須秉持公平公正原則,及時妥善化解糾紛。若對商家違規行為視而不見或刻意偏袒,平臺需承擔相應責任。同時,工作人員還提醒廣大消費者,網購時應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收貨時仔細查驗商品,如遇問題第一時間與商家、平臺溝通協商。若協商無果,消費者可以選擇到消協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