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4月29日訊 4月28日,青島市北區河西街道臺柳路社區“紅柳情”便民服務小專場活動在青特星城小區開展,活動旨在為居民們提供便捷貼心的生活服務,現場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參與。大家滿懷期待,工作人員熱情引導,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開啟了這場充滿溫情的社區服務盛宴。
理發服務專區,來自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服務團隊的志愿者賀鵬,正全神貫注地為居民理發。在忙碌中汗水順著臉頰不斷滑落,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可他顧不上擦拭,始終保持著溫和的笑容,專注地為一位又一位居民修剪頭發。
賀鵬基本每周都會參與到便民服務中來,在一次次的服務中,他與不少居民都熟絡起來,社區里不僅有許多熟悉的面孔,每次也會迎來新的居民參與。“看到大家信任我,愿意讓我幫忙理發,我就覺得特別有意義,還是那句話,累并快樂著!”賀鵬笑著說。對于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他總是積極響應,只要時間允許,便會主動參與。
磨刀區域,兩位師傅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來自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嶗山六分公司怡善巴士愛心團隊的志愿者丁曉與公益的緣分,始于對孤寡老人的幫扶。他經常走進孤寡老人家中,為他們打掃衛生,送去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在一次次的交流中,老人們向他傾訴生活的點滴,丁曉也在這過程中,對公益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公益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說起志愿服務過程中的難忘經歷,丁曉打開了話匣子。有一次,他和團隊成員們為居民開展便民服務,不僅幫大家磨刀磨剪子,還為居民更換了購物車的小輪子。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服務結束后,一位居民特意買來礦泉水前來表達感謝,“你們真不容易,在工作之余還來為我們服務,給我們帶來這么多便利!”居民的話語讓丁曉備受觸動,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繼續投身公益的決心。這份來自居民的認可,成為了他在公益道路上前行的動力。
丁曉的工作是公交駕駛,班次為上午休息、下午上班,這也讓他有了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條件。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積極投身到各類公益活動中。雖然每月參與活動的次數會因工作安排和活動頻次而有所不同,但只要有活動,他總是第一時間響應。“活動多的時候,盡量多參加,就算臨時安排的活動,只要我有空,也肯定會來。利用業余時間為居民帶去歡樂,自己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在我看來,做公益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得到了充實與滿足。”丁曉堅說道。
來自青島城運公交集團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島巴士志愿團隊的志愿者王德華加入信新相映一年以來,已經慢慢適應了大家的節奏,也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居民的需求,這也讓他對公益有了更新的認識。如今,作為團隊里的“磨刀能手”,在日復一日的磨礪中,他逐漸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刀具診療”經驗,“遇到砍骨頭導致刃口凹陷、變形的難題,僅憑普通工具難以修復,這時就需要借助砂紙大面積打磨找平,而判斷刀具是否磨得鋒利,則要仔細檢查刀刃是否平整、有無毛刺,任何細微瑕疵都可能影響使用效果。”王德華介紹道。
為了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志愿團隊在設備上也不斷升級。從傳統磨刀石到如今的砂輪機器,工具的迭代讓打磨精度大幅提升。王德華透露,團隊成員們經常圍在一起交流經驗,老志愿者毫無保留地傳授“獨家秘訣”,新成員則分享創新思路,在互幫互學中,整個團隊的服務水平持續精進。這份對公益的熱忱,不僅讓他收獲了技能與成長,更讓他看到平凡善舉對社區居民的意義。
“我們大家伙兒都很喜歡這個活動,各類便民服務項目非常齊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社區居民紛紛表示。據了解,自臺柳路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活動以來,不僅豐富了居民們的日常生活,通過組織不用形式的便民服務大集和小專場活動,滿足了各年齡段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居民們的參與感,為社區基層治理奠定良好基礎。
一場場“紅柳情”便民服務活動,早已成為臺柳路社區居民生活中溫暖的日常。從理發、磨刀到各類貼心服務,每一個便民項目的開展,都承載著社區對居民的關懷。臺柳路社區通過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持續搭建與居民之間的連心橋,不斷豐富服務形式、拓展服務內容,精準對接各年齡段居民需求。未來,臺柳路社區將繼續以“紅柳情”為依托,讓便民服務常態化、長效化,用實際行動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書寫社區基層治理的暖心答卷。(郭慧敏)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