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01 09:57 --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近年來日本、挪威等國的多家航運公司紛紛投入氨動力船舶的研發。國際能源署報告預計,到2050年氨將占航運能源需求的45%。但氨燃料的應用也面臨著點火難、燃燒不穩定等挑戰。2025 07/01 09:54 -- 來源: 證券日報
二級市場方面,投資者對腦機接口技術的進展情況密切關注,腦機接口也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概念之一。2025 07/01 09:50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有一些充電寶是有標識但是沒有認證,或者有認證是不安全的,這樣一些問題反映出來不少商家是明知道法律的規定而去挑戰法律。2025 06/30 10:06 -- 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6月,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產送電,這是我國首個投產送電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工程配套的風電、光伏、光熱裝機達102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70%。2025 06/30 09:20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這些扣費通知顯示,從下午3點56分到4點鐘左右,張先生的卡在海南海口的兩家商戶接連有六筆支出,其中最大的兩筆將近2萬元,最少一筆有4000多元,六筆支出累計達7萬多元。2025 06/30 09:16 -- 來源: 海報新聞
分析人士指出,YU7的熱銷得益于小米生態鏈的協同效應與精準的用戶定位,其搭載智能車機系統與米家智能家居深度聯動,吸引大量“米粉”及科技愛好者。此外,YU7“超高顏值”的外觀,成為用戶下單的關鍵誘因之一。2025 06/30 08:36 -- 來源: 法治日報
消費者被盜刷的遭遇,均指向手機開通的“免密支付”功能。“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有消費者在查詢時發現,自己居然與打車平臺、共享單車租車平臺、停車服務平臺、電商平臺等十多家機構,簽約了“免密支付”或自動扣款的服務。2025 06/28 17:57 -- 來源: 信網
李傳友系統闡述了番茄基因組研究的最新重大突破,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這些前沿基礎研究成果指導番茄設計育種,實現“從實驗室到田間”的成果轉化,培育出更健康、更美味、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番茄新品種。2025 06/27 09:19 -- 來源: 央視財經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龍芯總設計師胡偉武介紹,3C6000的性能相當于2023年或者2024年市場主流產品的水平,是一個土生土長的CPU。它沒有任何境外技術授權,也不依賴任何境外的供應鏈,從指令系統到各種IP核都是自己研發出來的。2025 06/27 09:05 -- 來源: 青島日報
山東港口青島港輪駁公司張雷表示:“從項目立項到建成,我們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如今它的投入使用,將有力推動港口作業大幅降低碳排放,加速整個港口向綠色、智能化方向邁進。”2025 06/27 08:37 -- 來源: 新華社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面向世界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圍繞“會議論壇、展覽展示、評獎賽事、應用體驗、創新孵化”五大核心板塊,匯聚全球智慧,展現中國方案。2025 06/27 08:34 -- 來源: 新華社
目前,乘組承擔的各項空間科學實驗正在穩步推進,后續還將重點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新技術等領域開展空間科學研究與技術試驗。小米召開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 首款SUV小米YU7、AI眼鏡等新品亮相
2025 06/26 22:21 -- 來源: 信網
一系列重磅新品的發布,也標志著小米站上全生態科技創新大爆發的新起點。雷軍表示:“小米創業十五年走到今天,在手機、汽車、芯片多個領域取得突破,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技術為本、堅持高端化引領。”2025 06/26 11:14 -- 來源: 新華社
馬丁表示,塑料結構中存在高度有序的碳氫結構,應作為重要資源加以利用,實現其中碳氫資源的高附加值轉化。“我們希望在減輕環境污染的同時,還能幫助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為國家減碳作出貢獻。”2025 06/26 09:39 -- 來源: 新華社
自5月22日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以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先后完成了站內環境監測與設備檢查維護、物資清點整理與轉移等工作,承擔的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間新技術等領域實(試)驗任務穩步推進。2025 06/26 08:34 -- 來源: 人民日報
“海上建井和水下生產系統搭建面臨巨大技術挑戰,在全球范圍內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中國海油“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完井總監王恒告訴記者。2025 06/25 09:47 -- 來源: 海報新聞
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中含有鋰、鈷、鎳等貴重金屬,若隨意丟棄或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通過專業的回收處理,這些貴重金屬可以重新提取利用,降低對原生礦產資源的依賴,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2025 06/25 08:32 -- 來源: 人民日報
國家數據局成立后,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氣象局等17個部門啟動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推出了聯合開展試點、發布典型案例、舉辦大賽等系列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