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25日訊 在平度市新河鎮三堤西村村民崔錫民的田間地頭,玉米田展現出獨特的種植景象:玉米苗以四株為一組緊密相依,組與組之間相隔50厘米,組內每株間距8厘米,相鄰兩行玉米苗以“插空排列”的方式分布。
該模式打破傳統“每穴單株、立向對稱”的播種定式,采用創新的“四株鄰穴”播種方式。這種播種方式不僅提高田間空氣流通,增強了植株抗風能力,還能讓光照均勻覆蓋每一株玉米苗,確保生長態勢一致。傳統播種方式每畝只能播4500株玉米苗,而新型播種機每畝可播5500株,種植效率大幅提升。在提高播種密度的同時,還滿足了玉米生長的條件,每畝增產300斤左右。
平度市田莊鎮田莊村村民考其進對新模式的增產效果感受真切:“去年用新型播種機種了8畝地,以前兩車就能拉完的收成,現在得用兩車半才能裝下。”經過去年的實踐檢驗,每畝增產300斤切實可行,今年他特意購置了一輛四行播種機為自家玉米地進行播種。
新型玉米播種模式不僅效率與效果兼具,播種機還享受國家補貼政策支持。兩行機型售價14500元,補貼后8700元即可購入。四行機型售價26500元,補貼后15900元即可購入。從實際收益來看,使用新型播種機種植30畝玉米,增產收益即可覆蓋播種費用。目前,該模式已在山東西部地區推廣,平度已經售出9臺此模式播種機。崔錫民說:“幾年前就想買這款機器,可惜本地一直沒貨,今年從平度農機市場購置一輛之后立馬給自家地播種了。”
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推廣新型播種模式、提高生產效率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2024年,平度市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5600余萬元,帶動社會資金達2.8億元,受益農戶5300余戶,補貼各類農業機械8400余臺(套)。平度市農業農村局農機裝備科負責人李占良介紹,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拉動和農民實際需求的推動下,年度內推廣北斗智能終端1323套、無人航空植保飛機143架、大馬力拖拉機278臺,大型聯合收獲機械455臺,通過這些農機具的推廣應用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優化了農機裝備結構。(記者 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