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村河南安置區合家苑小區里,一位老人一邊和兩年多未見的老鄰居拉著手敘舊,一邊感慨:“太高興了,沒想到這么快就搬遷回來了。”“這個滑梯好啊,孫子肯定喜歡。”“小區里的花兒品種多、粉粉嫩嫩的真好看。”回遷居民從進了小區就到處轉轉,看哪兒都滿意。
張村河片區總面積約28.6平方公里,擁有12個社區,是青島主城區最大的“城中村”,2萬多常住人口、6萬多流動人口。拆遷前的張村河,河上污水橫流,雜草叢生,周邊村莊環境臟亂,道路狹窄、坑坑洼洼,老百姓對拆遷改造期盼已久,期盼故居換新顏、早日住上新樓房。“張村河兩岸啥時候拆遷,建設得怎么樣了,啥時候回遷”成為居民討論的熱點話題。
張村河片區作為青島主城區最大的“城中村”,12個社區的安置區建設是保障民生、推進張村河片區改造的首要任務和重中之重。然而,張村河區域土地、房屋歷史悠久,情況紛繁復雜,遺留問題多、土地權屬糾紛、疑難問題多,群眾訴求多樣,審批流程復雜。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在嶗山區紀委監委的監督指導下,嶗山區自然資源局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制定“一攬子”征收補償方案、整合零散地塊、優化用地方案等方式,促進項目順利報批,全力保障安置區項目用地,確保安置區建設順利實施。張村河兩岸12個社區安置區土地征收和供地工作已于兩年內全部完成,張村河南、劉家下莊、李家下莊、孫家下莊4個社區的安置區提前半年完成交付,1700余戶居民實現回遷。
下步,嶗山區計劃于2025年至2026年初實現其他8個安置區陸續回遷,屆時,張村河片區12個社區的回遷工作將全部完成。同時,按照“公共服務配套先于安置區投用”的原則,加快安置區及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對回遷后的社區,通過完善黨群服務、商業、文體等配套設施,高標準打造溫馨、和諧新社區,將張村河片區建設成為老百姓的幸福家園!文/徐霞霞 解寧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