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即墨區北安街道立足城鄉接合部區位特點,著力建強“一站式”矛調中心,積極整合各方力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隱患,探索打造了“良治共建·至善北安”平安創建品牌,整合多方資源,形成治理合力,初步建立起全局統一、整體推進的社會治理機制。
打造“大平安”品牌 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活力
打造標準化平臺。建成高標準綜治中心,整合引駐11個部門資源,實現司法、信訪等部門應盡全進,人社、民政等部門能進則進,公安、婦聯等部門隨叫隨進,充分融合政府部門、社會組織、行業調解等力量,搭建起矛盾糾紛化解平臺。
建立工作機制。在組織領導層面,成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工作小組,黨工委書記親自擔任組長搭建機制框架,黨工委副書記牽頭推進工作,政法委員直接負責日常指揮,形成領導小組周例會直接領導調度部門村居民生訴求辦理的指揮機制;針對重點訴求專題調度,聯動解決重點問題,12345問題解決滿意率同比提高30%,投訴量同比下降22%。
加強調度分工。任務運轉層面,把領導小組建在綜治中心上,完善“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形成以綜治中心為調度指揮中心,統一分配、協調民生訴求解決工單。通過指揮層級的壓減重構,實現民生訴求事項提級管理、一抓到底,提升運轉效率的同時還有效解決了“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削弱”的問題。
做優“大治安”品牌 建立動態治安防控體系
密織鎮街治安防線。結合轄區治安形勢,科學調整警力部署,強化顯性用警,圍繞重點部位,采取“徒步+警車”巡邏等多種模式,加大巡邏頻次、延長巡邏時間,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最大限度把警力擺上街面,切實提高見巡率,街面巡防現場解決治安隱患,社會治安秩序明顯改善。
密織社區治安防線。依托社區警務和“一村一警”工作機制,劃為東西2個片區、4個大警格,積極發放警民聯系卡,擴大知曉率。組織民警常態化深入村居,聯合網格員等力量全面開展治安防控工作。
密織網格治安防線。建設精細化網格,將原有網格細分成多個“微網格”,將片警、老黨員、公益性崗位等人員發展為兼職網格員并設網格長,建立89名的網格員志愿巡邏隊伍,定人定格定線,緊盯突出風險隱患和復雜治安問題,對網格進行流動巡邏,全面清查轄區各類安全隱患,第一時間化解消除各類風險隱患問題。
打造大調解格局 筑牢矛盾糾紛新型防線
細小糾紛網格主動化解。壓實網格員責任,對村莊常住人員定期走訪慰問,掌握日常動態,做好溝通疏導,確保細小矛盾糾紛早發現。結合“兩大整治”行動,對群眾反饋的問題,及時受理,上報解決,早發現、早報告、早化解,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第一道防線。
一般糾紛社區靠上化解。建立了由老黨員、老教師、熱心群眾、網格員等人員組成的人民調解隊伍,直接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面提高社區矛盾糾紛化解率。將婚姻糾紛、家庭暴力等“隱性”矛盾糾紛作為常態化排查內容,年內社區參與調解婚姻糾紛、家庭暴力矛盾隱患,化解率達90%。
重點糾紛鎮街綜合化解。將“12345”、即訴即辦、初信初訪、非警務警情等渠道納入“大綜治”體系管理,根據糾紛類型、屬性、發生地等情況,逐一確定責任領導,定期調度,限期化解。重大緊急問題,提交矛調聯席會議聯動解決,確保每個矛盾都有“調解思路”,有效提升了矛盾糾紛就地化解能力。文/谷正原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