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通違法典型案例:三輪摩托后斗竟塞下10個人
為切實把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落到實處,讓廣大市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全市各級公安交警部門綜合施策,對酒后駕駛、涉牌涉證、貨車超載、客車超員、變道不打轉向燈、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十類交通違法行為開啟地毯式排查模式。8月31日交警部門曝光的第9批45起大整治交通違法行為,涉及酒駕、不禮讓行人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曝光的典型案例則包括了公安交警部門近日查處的典型交通違法。
■案例一
隔夜酒駕還遮擋號牌
8月31日凌晨1時許,交警市北大隊人民路中隊民警執行夜間專項整治任務。當警車行經人民路溫州路路口時,發現一外觀陳舊的廂式貨車沿溫州路由東向西緩緩駛來,然后停靠在路口東北角。民警立即上前進行盤查,駕駛員稱未攜帶駕駛證和行駛證,并且閃爍其辭,十分可疑。看到民警檢查,該駕駛員下車后,立即到車前撕下了粘在車前牌上的東西。
民警檢查發現,車輛號牌的數字“1”被駕駛員用褐色膠條遮擋。民警欲帶其回中隊核查身份時,該駕駛員又稱證件在車內,隨后其從車內取出了駕駛證和行駛證,民警對其進行處罰時,聞到了一股若有若無的酒味,遂對其進行酒精測試。經測試,駕駛員逄某確屬酒后駕車,他稱自己前一天中午飲酒,承認其遮擋號牌違法行為是為了逃避抓拍。駕駛員面臨酒后駕駛和故意遮擋號牌兩項行政處罰,合并處罰結果是罰款1200元,駕駛證暫扣6個月,并記24分。這一下,他不僅半年駕駛證扣留,還要重新學習科目一和科目二考試合格后,才能取回駕駛證。
■案例二
冒用弟弟證件駕車上高速
8月30日下午4時許,青島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隊三中隊執勤民警在沈海高速泊里收費站對一輛豫K牌照的小轎車例行檢查時,發現車內拉載的是一家四口,當民警要求查看證件時,駕車男子聲稱忘了帶駕駛證。民警便要求男子提供身份證號進行核對,該男子又稱記不住身份證號碼,最后在民警的再三要求下該男子只提供了一個叫“李樂朋”的名字。
民警通過查詢后發現,系統里的照片和男子樣貌相差太大。最后,經派出所民警對司機的一番盤查后,在其錢包內發現了一張火車票,后根據票根記錄才落實了男子的真實身份。核查后,確認該男子的真實名字叫做李會朋,而非男子口中的“李樂朋”。據其交代,自己在當地駕校剛考完最后一項科目,駕照目前還沒有發放下來,由于自己要拉載家人去串門,便冒險駕車上了高速路,誰知會被高速民警當場查獲,自己因為一時緊張便想冒用弟弟的駕駛證蒙混過關。民警經系統查詢,未查詢到其駕照信息,也就是說駕駛員屬于無證駕車,民警當即對其處以罰款1000元,并處15日內的拘留處罰。
■案例三
三輪摩托“變身”玩命客車
8月29日晚上6點30分左右,黃島公安分局交警大隊的民警沿329省道由西向東巡邏,當巡邏到辛屯社區附近路段時,一輛由東向西駛來的三輪摩托車令民警大吃一驚,這輛三輪摩托車后斗涌動著許多“小黃帽”,民警隨即示意該車司機停車接受檢查。
民警發現,車的后斗內不到兩平方米的空間里,竟然滿滿當當地坐著多名成年男子,每人都頭戴著黃色安全帽。執勤民警介紹,當時,車斗里面非常擁擠,大家小心翼翼地坐在里面,且無任何防護措施,只要有一個人有大動作,三輪摩托車都會跟著晃。經過清點,不足兩平方米的車斗內擠下了10個人。
中年司機李某稱,他是在附近工地上做活的農民工,車上拉的也都是一起干活的工友。民警在告知其違法行為的嚴重性后,依法做出了罰款200元,駕駛證記6分的處罰。同時,民警勸下被搭載的工友,并進行了教育,工友們認識到其中的危險,紛紛步行離開現場。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通訊員欒心龍[編輯:光影]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