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東部商圈,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兩個字:高端。風景宜人的浮山灣、寸土寸金的香港中路,如此“標簽”自然而然。近年以來,隨著商業地產的開發,香港中路商圈開始向西擴展,以萬象城、中鐵·青島中心和海航萬邦中心為支撐,香港中路西部商圈呼之欲出,高端的東部商圈再一次迎來“蝶變”。
品質進化,競爭難免。“新崛起的商圈不但會吸引部分西部城區的客流,還有望形成新的消費聚集點,與香港中路的東部商圈形成分庭抗禮之勢。”一位業內人士說。
[高端之啟]
地理位置無可比擬
商圈所在,地段為王。在這一點上,香港中路無異商家眼中的“理想天堂”。鱗次櫛比的高端寫字樓、星羅密布的金融機構,加上一個挨一個的高檔小區,奠定了豐沛消費客流的基礎。從最初的佳世客開始,家樂福、海信廣場、陽光百貨、麥凱樂等商界大鱷爭相殺入,東部商圈迅速崛起,確立了在島城的“龍頭”地位。
“東部商圈的發展路徑鮮明,以零售、百貨起家,以時尚、高端領頭。”昨天,東部一家大型商場的負責人說,上世紀九十年末佳世客、家樂福入駐,首次以引領者的姿態,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觀念。之后,主打高端的海信廣場、陽光百貨相繼開張,東部商圈首次升級,2006年麥凱樂和后來的百麗廣場,則讓東部的業態愈加豐富。
“高端不是空中樓閣,需要高端消費人群的支撐。”東部一家商場企劃部的張女士說,到香港中路周邊轉轉新建了多少寫字樓,新開了多少家銀行,就會明白為何高端業態云集??梢哉f,東部商圈的地域優勢,島城任何一個商圈都無法比擬。
[高端之變]
商業地產推波助瀾
以香港中路為中心的東部商圈首次“蝶變”,肇始于零售、百貨業。而第二次“蝶變”則完全為另外一種模式:商業地產的推波助瀾。位于香港中路西部的3家大型綜合體,均有商業地產的影子。中鐵·青島中心廣場有寫字樓和星級酒店,海航萬邦中心也擁有高層寫字樓和酒店式公寓,萬象城屬于青島華潤中心項目,該項目將打造成國際化的都市綜合體。
“可以說,是商業地產促成了新商圈的形成。”昨天,海航萬邦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一家商場開業,前期要積累資金、培養客戶,而商業地產本身就可帶來可觀的消費人群,還有一點,與商業地產同生的商業綜合體不差錢,“商業地產先賣樓回籠資金,再進行商業開發,所以一般手頭寬裕,項目推進也就快。”他說,這種配套性的商業設施,在整個項目規劃時便已設計好,目標消費群往往更加明確。
對此,曾負責一商業項目招商的孫經理深有同感,他表示,根據測算,一棟50層寫字樓項目及其配套,本身可為配套商業帶來2-3萬人的客流量。
[高端之路]
“黃金三角”雄心勃勃
昨天,記者來到山東路的萬象城項目,項目仍在緊張推進,有的工人搭乘移動設備在外墻施工,靠近馬路一側的廣場,地面尚未平整。項目推廣部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萬象城將于明年4月30日開業。與萬象城一路之隔,遙相呼應的是已經開業的中鐵·青島中心廣場,再往西步行不到5分鐘便是海航萬邦中心,分列于馬路兩側的3家商業綜合體形成了一個“黃金三角”組合。
與近幾年落戶香港中路的商家一樣,三位“新貴”不約而同要走高端路線,“與香港中路商圈傳統業態相比,新誕生的商業綜合體已經跳出了百貨零售業的業態,更多地貼近高端群體各方面的生活需求。”業內人士分析說。
“我們的目標客戶就是中高端消費人群。”海航萬邦中心相關人士直言不諱,他們的定位為“國際風尚 精致體驗”。走入店內,一樓擁有世界頂級跑車品牌——阿斯頓馬丁;3樓的法國時尚館也已開業,所有商品均為原裝進口;土耳其館正在籌備。
萬象城的王女士則透露,萬象城目前項目招商順利,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在零售配置上,將有70余家國際一線品牌、10余家快銷品牌入駐,30%品牌屬首次進駐青島。
“中鐵·青島中心廣場旨在深入探尋高端客戶青睞的獨特時尚奢侈消費,匯聚了國際頂級買手集合店熙越、頂級奢尚服飾品牌法國BAL-MAIN等設計師品牌。”中鐵·青島中心廣場相關人士表示。
[高端之爭]
差異化也難免正面交鋒
在島城高端商圈,曾有一個故事流傳甚廣。本世紀初,某國際一線化妝品計劃進駐青島,兩大商場為此各出奇招,展開鏖戰,最終地理位置更優的其中一家得償所愿。“當時品牌少,一旦拿下,‘江湖’地位以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會借勢提高。”曾經供職東部一家商場的黃女士說。
時過境遷,大多數國際一線品牌早已“遍地開花”,品牌爭奪也被差異化的品牌引入所取代。“絕大多數人所公知的知名品牌,高端店幾乎已經備齊,重合度很高。”昨天,東部一家商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此情況下,就要看商家的營銷水平,開始比內功了。
與早就扎根的商場相比,新近開業或即將開業的商場則從一開始便有心規劃,避免大面積地與早先開業的商場正面碰撞。“在商場設計以及定位時,我們就做了規劃,要通過不同的主題,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招商時針對性較強。”今年開業的一家商場負責人說。
尚未開業的萬象城亦努力樹起特色,根據其發布招商計劃,在文化娛樂方面,將首次引入方所書店、東阿阿膠博物館、遼河渡口餐飲博物館等,力爭打造成青島文化娛樂新地標。
“差異化或許避免部分正面交鋒,但如此多的高端商場聚集,競爭無可避免。”一商場品牌推廣部的負責人說,在他眼中,競爭已經開始,雖談不上重新洗牌,但力度也絕對不會小。
【觀點】
服務經濟結構更加合理
“香港中路西商圈的崛起,表明青島服務經濟和商貿行業的結構更加合理,不再集中于一點,如此一來,人流、物流的配置也將更為合理。”島城著名經濟學家、青島社會科學院專業技術職務二級崗研究院郭先登說,越來越多知名企業進駐青島,說明青島確實取得了發展,并且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對于商圈的發展,郭先登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錯位經營,不能拘泥于同一種結構,要有不同的理念,每一個商家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其次,要擁有特定客戶流,商圈要有特定客戶流,具體到商家亦是如此。古語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客戶,但‘流’不起來,就沒有生命力,生意便不會長久。”他說,營銷方面也有講究,商圈要站在整個城市的角度,制定營銷舉措,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時段、不同季節的消費變化去定營銷結構、模式和方法。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劉漢鋒
觀察
競爭是個有趣的游戲
與整個香港中路商圈彌漫的肅殺氛圍相比,香港中路西部商圈商家之間卻一片祥和太平之氣,各家展現出了“一致對外”的姿態。
“雖然萬象城還沒有開業,但我們其實盼著它快點開。”昨天,香港中路西商圈一家商場的負責人說,萬象城規模大、業態全,它的開業會帶來更多人氣。此外,西商圈輻射范圍內,寫字樓、居住區密集,可挖掘的潛力巨大。據介紹,青島萬象城是華潤置地傾力打造的全新升級版萬象城,建筑面積達45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業態組合最豐富的購物中心之一。
另一家商場的有關人士則表示,香港中路西商圈仍處于培育階段,任何一家都沒有絕對實力單打獨斗拼市場,只有大家抱團,先為商圈贏來客流,然后才會為各家店帶來更多客流。“西商圈3家綜合體之間,以及與香港中路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但現在的競爭不是比價格,而是拼體驗,拼引導消費潮流的能力,誰能開風氣之先,誰就會站上潮頭。”他說。
業內人士分析,西部老城區缺乏大型的商業綜合體,多數居民選擇到香港中路商圈購物,香港中路西商圈的崛起,勢必會截走部分客流,甚至形成整個市區新的消費聚集點,爭奪全市的客流,最終與香港中路東商圈勢均力敵。
東部一家商場品宣部負責人則表示,人氣和客流量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西商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展望
高端商場仍有“大錢”可挖
今年“雙11”,天貓創下了571億的銷售額。電商盛行,許多傳統的零售、百貨店首當其沖,深受其苦。不過,高端商業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
“在網上花幾百元買個包,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稀松平常,可花幾萬塊買個包呢?能有多少人愿意?”昨天,一家百貨店企劃部的經理說,高端商業面對電商,防御性更好,包括面對海淘的挑戰,“我們組織了不少沙龍平臺,讓顧客體驗精致的生活方式,以此增加黏合度。有時候,一些世面上少見的商品,顧客會先問我們有沒有,然后再決定是否海淘。”
但是,電商卻另有看法,“顧客首先考慮的是自身利益,如果海淘能節省30%的費用,何樂而不為呢。”臺柳路一家電商的曲經理說。
陽光百貨企劃部的賀經理則表示,面對電商沖擊,他們幾年開始調整,聚焦35-55歲的女性顧客,并不斷增強品牌結構的合理性,在現階段男性化消費比例下降的情況下,業績仍有增長。
其實,實體店也開始用互聯網的思維展開營銷,賀經理表示,他們擁有10多萬會員。
業內人士表示,高端商場不僅是簡單的賣貨,追求的是一種購物、甚至是生活的體驗,“這種體驗,電商根本無法實現,這便是高端商場的生命力所在。”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