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今年我市全年引進各類人才11.9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07%。其中,引進博士和正高職稱人才1430人,同比增長15.1%;碩士、副高職稱和高技能人才1.2萬人,同比增長6%。
引才紅娘“中介費”漲了
今年我市服務供給側改革、“十三五”規劃發展,出臺“三中心一基地”建設人才支撐計劃,出臺《頂尖人才獎勵資助暫行辦法》,規定對青島市新當選和全職引進的頂尖人才,每人獎勵500萬元,對青島市新當選的頂尖人才培養單位,一次性撥付300萬元獎勵。同時規定新當選和全職引進的頂尖人才可選擇500萬元生活補貼,也可選擇由市政府有關部門推薦的面積200平方米左右免租10年的住房。選擇免租住房的,在青島市全職工作滿10年且貢獻突出,可無償獲贈所租住房。
同時,我市還將碩士、博士研究生住房補貼標準分別提高至800元/月、1200元/月,將引才“紅娘”獎勵由5萬元提高至30萬元,優化人才引進政策體系,在全球范圍內集聚人才。
引進人才流程更完善
美籍高端人才保羅博士今年11月來山東協助青島市籌建和管理新的國際學校,并拿到了首張《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的第一人,可以享受到外國高端人才來華工作、創新創業的“綠色通道”。最新實施的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取消了對高端人才的年齡限制,讓像保羅博士這樣的專家沒有了后顧之憂,可以安心在中國工作。
今年我市率先啟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兩證合一”試點,破除此前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體制存在的職能交叉分散、管理多頭、政出多門、溝通不暢等諸多障礙,減少重復審批、提高辦事效率,推動建立權責統一、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外國人才工作管理體制,今年全年引進外國專家2480人。
我市還啟動留學回國人員來青創業支持計劃,在西海岸建立北方首個“國家引進國外智力示范區”,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人才智力交流合作青島峰會,人才國際化建設取得新突破。今年,我市第5次入選外籍人才眼中的魅力城市并首次入選中外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單30強,位居國內城市第3名。
引進人才平臺更高端
2016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俄羅斯籍專家西嘉閣娜·葛麗娜是青島智瑞生物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其發明并掌握的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用生物技術提取黃金領域的空白,使我國在該領域與世界最高水平實現技術同步。前不久,包括西嘉閣娜·葛麗娜在內的6名院士入駐青島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院士智谷),將帶動園區成為我國一流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園和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引擎。
我市今年啟動了院士專家創業生態成長計劃,在全國率先建成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院士智谷)。實施高層次人才梯隊培養計劃,全年新增9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開展中級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區市試點。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評價體系,啟動新型學徒制試點,探索“企校雙制、工學一體”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
為了搭建引進高外人才的高端服務平臺,我市今年成功舉辦第16屆“藍洽會”,現場達成合作項目146項。首次舉辦首屆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創新大賽、“青島好外教”評選活動。開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活動,赴國內外開展“靶向”引才,優化人才引進工作流程,全面推行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制度,并建成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人才創業中心。
[編輯:可可]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