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外科副主任胡海升為一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通過一期微創手術實施雙間室單髁置換術,以現階段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階梯治療中有效的“珍膝”利器,為患者保膝治療帶來新“膝”望。
十年疼痛未解,微創手術帶來轉機
年過六旬的李先生(化名)十年前開始出現雙膝關節疼痛,平地行走時也感覺困難,步履逐漸蹣跚,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輾轉省內多家醫院求治,被確診為“雙膝骨性關節炎”。盡管嘗試了貼膏藥、吃止痛藥等保守治療,癥狀始終未見緩解。在家屬陪同下,患者來到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外科就診。胡海升接診后,經詳細檢查并結合膝關節核磁共振和X線片檢查結果,患者右膝內外側間室軟骨磨損均很嚴重,長期保守治療無效,符合手術指征??紤]到患者對傳統“開大刀”的顧慮,胡海升決定為其行右膝一期雙間室單髁置換術。
術程精準順利,術后當天可下地行走
經過術前的詳細準備和手術方案設計,胡海升僅用不到一個半小時便完成右膝一期雙間室單髁置換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假體位置良好。術后第二天,患者自覺右膝疼痛較術前明顯減輕,膝關節屈伸功能基本正常,無明顯疼痛,能在助步器輔助下下地行走。出院前可以脫離助步器,自如行走,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胡海升表示:“相較于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術,一期雙間室單髁置換術具有置入物更小、能保留前后交叉韌帶和截骨量更小的優點,術后本體感覺也更加確切,更接近正常膝關節的生物力學,患者能擁有更正常的步態,有效提高患者術后舒適度。”
邁出微創關鍵步,迎來“膝”望新起點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骨科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受到膝痛的困擾。膝關節表面軟骨的磨損讓患者逐漸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畸形等,導致不能正?;顒?,嚴重者甚至可喪失活動能力。部分嚴重病人的軟骨磨損波及到內外側兩個間室,絕大多數情況下,醫生會采用全膝置換來解決問題。
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全膝關節置換術長期被視為“金標準”。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雙間室膝關節單髁置換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手術方法,正逐漸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和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
一期雙間室單髁置換術技術要求高,操作難度大,并非“兩個單髁手術”的簡單疊加,而是在醫生非常熟練掌握了內外側單髁置換、固定平臺和活動平臺單髁置換等技術的基礎上才能成功完成達到理想效果。一旦突破一期雙間室單髁置換術這一技術臺階,這也意味著,綜合判斷患者的實際情況,更多原本需要做全膝置換的患者未來有機會通過微創方式實現“保膝”目標。
近年來,青島市市立醫院骨科中心努力拓展微創治療的邊界,依托關節鏡微創技術、單髁假體及快速康復體系,可為不同階段關節疾病患者提供從保守治療、微創修復到關節置換的全周期解決方案。文/通訊員 謝小真 記者 叢黎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