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科學謀劃、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在全市鄉村振興考核中實現“四連冠、五連優”,全區鄉村全面振興成色更足、品質更優。
聚焦片區引領 繪就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把鄉村振興片區建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轉變發展模式,重塑發展路徑,打造陸海統籌、城鄉融合發展“西海岸”模式。先后5次承辦市級以上鄉村振興現場會,建設經驗在市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1100余次,片區累計獲得各類國家、省級榮譽80余項。
堅持高起點謀劃。工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40余次專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工委管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經常性深入一線調研指導,督促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召開工委農村工作會議,出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施意見,對97項重點任務掛圖作戰,高效推進。
堅持高標準建設。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高質量建設13個鄉村振興片區,爭取上級資金2.8億元,建成3個省級、2個市級片區,片區數量居全市首位,形成“3+2+11”省市區三級鄉村振興片區建設新格局。
堅持高水平運營。建立“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一體化運營平臺,打造“易游山里”全市首個片區運營小程序。楊家山里和畫美達尼2個省市級片區累計接待游客300余萬人次,民宿、餐飲等訂單同比增長超30%,旅游收入超2億元,帶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500余萬元。
聚焦向新提質 推動鄉村產業優質發展
青島西海岸新區將鄉村產業振興作為推進農業強區的重要抓手,堅持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精三產,持續推進三產融合、農文旅融合,以產業升級帶動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以特色產業激活鄉村資源稟賦,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以科技創新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為糧食安全和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可持續動力。
鄉村振興,產業為基。聚焦糧食安全、龍頭培育和科技驅動,推動三產深度融合,海青鎮躍升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新區擁有國字號強鎮2個,居全市首位。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實施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工程,打造萬畝綠色增糧先行區,2024年,新改建高標準農田3.15萬畝,全年糧食總產26.88萬噸,獲評全省油料產能提升工作表現突出集體。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引進全市首臺CVT重型智能無人駕駛拖拉機,成功舉辦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播種現場會。
深化三產融合發展。持續賦能12處鄉村產業振興集聚區,2024年,招引重點項目29個,完成固投114億元,增加農民就業1200余人,12個鎮街建成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計劃,2024年,培育金花企業5家,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0家、省市級龍頭企業14家,6家企業入選2024中國農企500強。
加快科技創新驅動。持續優化數字三農管理平臺,開發“青西三農”小程序,獲全省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優秀案例。深化智慧農業園區建設,中倉海青智慧農業產業園入選全國智慧農業典型案例。做強現代種業,舉辦青島首屆種博會,康大麻色肉兔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
聚焦改革賦能,加快實現鄉村共同富裕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2024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54元,增長7.5%,高于城鎮1.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2.12,縮小0.04。
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全面啟動二輪土地承包再延長三十年試點,獲批全省唯一整縣試點。實施居住融合試點,盤活農房335宗,帶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1185萬元,相關經驗作為全省唯一地方案例,入選民革中央第七屆莫干山會議征文選,在全國推廣。
加快農村集成改革。全面深化“三社一司”“六位一體”等共富模式,打造“金扁擔”聯農共富直播院落,帶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1200余萬元。健全農村產權交易體系,累計掛牌434筆,成交2.36億元,為村集體增收節支810萬元。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工程,青島同富勤耕農機合作社入圍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案例。
創新鄉村治理模式。加快推廣“德育鄉村2.0”版本,相關經驗做法在《農村工作通訊》刊發。創新開展“巾幗助力鄉村治理”行動,打造“花開藏馬”“張小花”等品牌,有效推動婦女組織與鄉村治理互融互促。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做好“三農”工作,穩定“三農”這個基本盤,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將再接再厲、奮發有為、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不斷開創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文/耿潤
[來源:信網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