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單個影視項目扶持最高達4500萬元
“按最新政策,省市區(縣)三級疊加,單個影視項目扶持最高達4500萬元”“省電影專資每年投入5000余萬元獎勵和扶持影院規范經營”“大力推進免證辦、減證辦、提級辦,影視項目初審周期縮減50%”……
4月28日,來自全國電影行業的300余位代表齊聚一堂,參加在青島舉辦的電影經濟發展推介發布會。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程守田介紹山東電影發展情況及相關影視政策,以硬核政策、優質服務、真金白銀的“輸出”,展示出山東電影產業的深厚積淀與政策紅利,并向全國發出電影邀約——“山東影視經濟生態優良,政策保障體系健全,服務環境高質友好,熱誠歡迎大家來山東發展、來青島圓夢,星光島永遠是電影人的最佳棲息地,東方影都也一定是電影人最好的夢工廠,中國大片乃至世界大片將不斷從這里起航、遠航。”
“山東電影”一直是全國電影產業的閃亮名片。近年來,山東錨定“電影強省”建設目標,用好比較優勢,系統謀劃布局,強化扶持引導,電影產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突出體現為“產量高、市場大、集聚強、服務優”。據介紹,近三年,我省備案影片和完成片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華表、金雞三大獎項均創歷史最好成績;省電影專資每年投入5000余萬元對規范經營的影院進行獎勵扶持,全省票房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五,今年春節檔位居全國第三;全省擁有影視制作機構2600余家,各地差異化發展的拍攝集群已起勢成勢。
從發起“跟著電影去旅游”,到啟動“中國電影消費年”,當下,電影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更是一把可以打開千行百業的“金鑰匙”,日益成為提振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火熱動力。山東高度重視電影產業發展,持續完善產業政策,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助推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電影經濟新高地。
影視產業項目投資大、周期長,最需要政策扶持和“真金白銀”的支持。山東近年來推動出臺了《山東省文化數字化政策清單》《關于加快推動廣電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鼓勵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十項措施》等文件,為影視發展構建全業態保障體系。
山東對影視產業的政策支持,突出體現在“扶持力度大、兌現及時”上。對重點項目,實行省市區(縣)一體化推進、疊加扶持:省級層面,對列入中央和國家規劃重大工程,或者圍繞重大時間節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主題指定創作生產的項目,每部最高扶持1000萬元;對票房過1億、5億的影片每部分別補助500萬元、800萬元;對獲“五個一工程”獎的優秀作品,按所獲國家級獎金的3倍給予再獎勵;對獲得其他國家級獎項的按1∶1比例獎勵;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首播的電視劇、電視紀錄片、專題片,每集獎勵30萬元;對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首播的電視劇每集獎勵10萬元;對在國內主要視頻網站上線播出的網絡劇、網絡電影,最高獎勵100萬元。市級層面,濟南、青島、煙臺等市都制定了有力度的扶持政策。
“按最新政策,省市區(縣)三級疊加,單個影視項目扶持最高達4500萬元。我們堅持年度項目年內兌現,每年11月份組織申報,年底前扶持資金撥付到位。”程守田介紹。
備案立項環節,是影視劇項目的“咽喉”。山東大力推進“免證辦”“減證辦”“提級辦”,直接取消證照證明材料25項,壓減24項,初審周期大幅縮減50%。電影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一網”通辦,使備案和成片審查效率大幅提升。開發“齊魯嗨拍”微信小程序,整合全省影視資源,為影視機構提供政策咨詢、拍攝取景、服化道美等“一站式”服務。對列入“齊魯文藝高峰計劃”的電影項目分別成立服務專班,協助項目組提高效率、多出精品。
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影視盛典帶來的附加效應仍在疊加,不斷匯聚起對山東的高強度“注意力”。誠如推介中所提到的那樣——山東四季分明、自然地貌齊全、人文遺跡眾多,擁有北方最大的影視拍攝制作集群,以青島東方影都為龍頭,德州樂陵影視城、臨沂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煙臺香島灣影視小鎮等影視拍攝地特色鮮明,是影視項目的絕佳選擇。
程守田介紹,為給來魯項目提供好的拍攝體驗,省里發起成立山東省影視拍攝服務聯盟,十六市宣傳部、文旅局都是聯盟成員單位,實現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無論項目落在哪個市,全省拍攝地、取景地都可共享。”
發布會上還推介了《青島市支持電影經濟發展若干政策》,包括做強電影出品、支持青島作品、做精發行放映、獎勵“出精出優”、獎勵院線首次公映電影及精品電影、支持設立電影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基地(園區)建設運營、支持開展電影標準化工作、支持電影項目文旅化開發、支持電影版權應用和衍生開發等十個方面,貫穿創作、制作、發行、放映全產業鏈條。
本報記者 趙琳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