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謀劃實施農業重點項目260個以上
4月17日,記者從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濟南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進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4.31億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零突破,謀劃實施農業農村重點項目341個,總投資439.18億元,新增農村產權交易額超過17億元。
發布會上,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孟帥表示,2025年,濟南市農業農村局將以“項目提升年”為總牽引,按照“13815”工作思路,持續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奮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不斷取得新提升、新成效。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近年來,濟南市持續做強農作物種子、蔬菜種苗、畜禽良種三大板塊,推動現代種業發展實現新突破。累計建成省級以上種質資源保護單位21家,去年新廣農牧、遼寧聯達、吉林鴻翔等9家種業龍頭企業在濟南設立區域總部或生產基地。
下一步,濟南市將加快打造“北方種業之都”,以建設山東省現代農業大科學中心為引領,推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現代種業產業園、鋼城區山東未來畜禽種業產業園、歷城區山東種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協同發展。建成良種繁育基地30萬畝,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10個以上,引進和培育種業領軍企業10家以上。
項目建設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聚焦糧食、畜禽等六大重點產業,今年濟南市農業農村局將謀劃實施重點項目260個以上,年度投資不低于150億元;招引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40個,推進9個招引項目入庫納統。新培育20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60家領軍骨干企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90家。
農產品產銷對接是促進農產品供需平衡、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增加農民收益的重要途徑。今年,濟南市將大力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年內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發展到55個。做強“泉水人家”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新增授權企業和產品不少于15家、20款,分類評選30個濟南“好農品”品牌。新組建10個市域特色產業產銷“小聯盟”,舉辦50場“泉水人家”進社區等產銷對接活動。
繼續抓好泉韻鄉居片區建設運營,高標準建成20個以上泉韻鄉居和美鄉村片區。完成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建設目標,分級分類建設數字和美鄉村200個,認定數字農場20家。
2024年,濟南市累計在3232個村推行“三變”改革,15.6萬人次入社成員獲分紅1.53億元,分別比2023年增加9.5萬人次、0.92億元。濟南市將繼續推動農村“三變”改革擴面提質,力爭覆蓋80%以上行政村,帶動更多農戶享受改革紅利。“指導新開展‘三變’改革村因地制宜發展強村富民產業,進一步完善訂單、入股、合作及保底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高振剛介紹。
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土地托管服務達到800萬畝次以上。創新農村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涉農鎮(街道)產權進場交易覆蓋率達到100%。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力爭全年農業擔保新增業務量達到48億元。爭取2025年申報債券項目不少于20個,到位資金不低于12億元。
本報記者 劉飛躍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