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青島:以法治力量助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
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青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關鍵之策。6月24日,青島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助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由5個部分12條內容構成,從總體要求、法治保障、監督推動、建立民意匯集機制、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務實細致舉措,充分發揮全市各級人大資源優勢和職能作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聚智聚力助推青島市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
把牢政治方向,忠誠履職盡責
《決定》明確,要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發揮人大立法保障、監督推動、決定支撐、代表助力等作用,以“10+1”產業為重點,精準發力、務求實效,與政府形成合力,助推市委決策部署全面落地,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以高質量履職助力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強化法治保障,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
《決定》提出,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逐步完善與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相適配、相協調的法規制度,不斷提升法治供給能力。加快推動制定青島市數據條例、海洋經濟促進條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條例,全面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品牌建設促進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的貫徹實施,推動新興產業加速集群成勢,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進一步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強化監督推動,寓支持于監督之中
《決定》提出,全方位運用法定監督方式,緊扣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目標任務,科學謀劃人大年度監督計劃,明確重點監督內容,綜合運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專題調研等方式,深入開展相關監督工作;建立人大監督與紀檢監察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等協同監督機制,共同助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全周期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結合青島市“十五五”規劃編制監督,推動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系統謀劃、前瞻布局和梯次培育,引導戰略資源向創新型產業傾斜,促進完善要素保障、升級發展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全過程強化財政經濟監督,加強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適時開展對創新型產業項目推進情況、財政資金保障和使用情況的專項監督,推動政府部門加強對先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重大專項的保障,保持科技創新財政投入持續穩定增長,落實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政策,為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提供堅實保障。
健全民意匯集機制,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決定》提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力軍作用,圍繞“10+1”產業布局,精心組織代表開展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跨層級推進五級代表混合編組工作,發揮好專業代表小組、企業家代表和科技人才的資源和專業優勢,為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充分用好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數字人大等平臺載體,建立健全民意收集、梳理、交辦及反饋全鏈條工作機制,深化拓展“兩個聯系”工作機制,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凝聚廣泛共識、匯聚智慧力量。
加強組織保障,凝聚強大合力
《決定》提出,加強組織協調和工作統籌,建立定期研究推進機制,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常委會會議定期聽取和審議本決定執行情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及時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市、區市兩級人大聯動、協同發力,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探索建立聯動監督長效機制,推動構建特色化、差異化的產業體系。全面提升人大干部隊伍、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和水平,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為助力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貢獻人大力量。
[來源:青島市人大常委會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