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先培后付”兩年了,市民學車更放心
高考季將至,駕培行業隨后也將迎來暑期業務旺季,島城各駕校提前籌備招生和培訓工作。記者調查發現,我市駕培行業“先培后付”模式推行兩年來,學員學車資金安全獲得百分百保障,駕培行業生態得到重塑。
駕校多舉措迎培訓旺季
5月15日上午,在位于沈陽路上的青島公交集團駕校,市民小王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關注“青學駕”公眾號,在線完成了報名繳費等一系列流程。按照一體化平臺的要求,學費不進入駕校賬號,而是存在學員本人的銀行二類賬戶,由第三方銀行凍結存管。“按照流程,學員完成報名后,駕培主管部門先向駕校劃撥學費的30%-50%,剩余的按照學員完成的實操培訓學時每日向駕校劃撥。”公交集團駕校校長袁德生告訴記者。
“從往年情況來看,高考結束后是學車高峰。”袁德生表示,高考生暑假時間較長,很多人想著利用這段時間學車,提前掌握駕駛技能。
學時質量實現雙保障
我市不僅在報名繳費環節層層把關,還對現場培訓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處處長劉長良表示,學員每次上車培訓之前,都要通過車載設備進行人臉識別簽到;一個學時的培訓結束后,學員要刷臉簽退。完成兩項操作,才能被視作有效學時,平臺才會繼續向駕校劃撥學費。
青學駕一體化平臺還對駕校教練的行為作出約束。學員參加培訓,教練必須與學員同步簽到、簽退,教練員在同一時間只能用一輛教練車培訓一名學員,車載系統還會在教學過程不定時抓拍,規范教練員的教學行為。青學駕平臺上線以后,讓全市駕校在同一平臺上公開良性競爭,價格透明、駕校評級透明。數據顯示,從2023年5月推出“先培后付”模式以來,駕校的考試通過率提升了三成多。
經過兩年運行,先培后付模式得到絕大多數學員、教練和駕校的認可。數據顯示,青島每年有十余萬人報名學車,一年的學費總額達4億多元。先培后付模式從源頭入手,對這些學費進行安全監管。在市駕駛員管理培訓處,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青島駕培管理服務一體化平臺,島城140家駕校信息、教練信息、教練車和學員的信息一目了然。
資金安全獲百分百保障
我市在全省首創的“學費資金學員賬戶凍結機制”,兩年來,累計凍結存管學費金額達8.25億元,釋放資金6.77億元,退費3400余萬元,學員資金安全實現了100%保障。劉長良表示,先培后付模式以來,退費糾紛僅發生1000余起,學員投訴率僅為5‰,而且學費很容易退回。
先培后付模式分別于2023年6月、2024年1月起配套實施了“教練員執教過程驗證”和“一費到底”政策,將學時與學費劃扣直接掛鉤,并建立起“三維立體”監管體系,通過動態人臉識別、車載定位終端、電子圍欄三重驗證,保障培訓學時精準核驗。今年1月份,又開通上線學員學費劃轉確認功能,真正實現完成一個學時,劃轉一次學費。
據了解,青島市現有駕校140余所,年培訓能力為40萬余名學員,而每年實際報名的只有十余萬人,行業產能明顯過剩。青學駕一體化平臺打造公開競爭平臺,通過給駕校評級打分,學員可在線對駕校“貨比三家”,實現駕校優勝劣汰。
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紀海蕾表示,青學駕一體化平臺搭建了向社會公開評價駕校的信用指標體系,每月發布駕校投訴情況的專項通報,適時發布駕校報名預警,為學員選擇駕校提供更權威的信息支持,重塑駕培消費的信任鏈條。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徐美中 攝影報道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戴慧慧]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