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一這樣“逛青島”
可看、可觸、可體驗 島城文化場館邀你沉浸式“讀城”
在電影鏡頭里觸摸城市肌理,于文物脈絡中追溯歷史回響,從非遺手作間感受匠心溫度……2025年五一假期,青島以“電影之都”的光影記憶為引,串聯起博物館、美術館、歷史建筑等文化坐標,為市民與游客勾勒出一幅“可看、可觸、可體驗”的城市文化地圖。跟著這份指南“沉浸式”漫游,在山海之間解鎖屬于青島的獨特味道。
光影青島
在青島看中國電影120年
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讓青島這座“電影之都”又一次在聚光燈下閃耀星光,而青島的五一假期也可以從光影敘事中拉開帷幕。坐落于西海岸的西海美術館和青島電影博物館用兩場展覽,帶你看光影青島。
青島電影博物館策劃推出了“青島與中國電影120周年”電影主題展。該展覽以“山海之間,光影百年”為主線,全景展現了青島與中國電影共生共榮的壯闊歷程。展覽中,勝利電影院場景復原、農村露天放映場景復原、“青島制造”8.75mm電影放映機、謝芳親筆簽名的《青春之歌》珍貴海報等百余件展品將串聯起青島與中國電影的共同時代記憶;ARRI的虛擬拍攝體驗區與東方影都工業化成果展示,更將彰顯青島作為中國電影科技高地的先鋒地位;宋蕾女士捐贈的160余幅電影海報及電影歷史實物,將為展覽注入深厚的本土情懷。
西海美術館展出的《中國電影百廿肖像展》,以藝術家逄小威的經典攝影作品為媒介,展出謝晉、張藝謀等三代電影人的120幅肖像,在美術館六號廳的“百米長廊”構建起“視覺化的中國電影史”。觀眾可透過鏡頭凝視電影先驅的神情褶皺,其中《劫后桃花》《浪淘沙》等青島取景影片的相關影人肖像,更串聯起城市與中國電影的百年淵源——從湖北路17號中國現存最早商業影院舊址,到洪深、崔嵬等影壇巨匠的青島足跡,展覽成為追溯青島“電影之都”基因的立體索引。特別提示,可打卡美術館外的海濱步道,這里曾是《流浪地球2》取景地。
此外,西海美術館還有《青島,青島》與意大利雙個展展出。趙剛個展《青島,青島》以百余幅畫作回溯藝術家與青島的情感聯結,從1978年的初次描摹到歷經全球文化碰撞后的回歸,畫布上的紅墻綠樹成為城市精神的詩意注腳;而意大利藝術家維奧拉·萊蒂與塞西莉亞·德尼斯科的雙個展,則以裝置與影像作品,為青島的開放氣質注入當代藝術的思辨張力。
文博青島
在文物脈絡中觸摸城市文化
與文明對話,五一假期收藏屬于你的文博時光。
青島市博物館在五一假期推出《典·閱——青島市博物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展》,展出館藏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全部38部古籍,以寫本、刻本、拓本三個單元介紹傳統古籍的制作工藝,每部古籍都輔以說明展示其珍貴性,是青島市博物館古籍收藏保護成果的集中呈現。《出彩——河湟彩陶文化展》中,120余件/套甘青彩陶文物勾勒出黃河文明的早期輪廓。展覽特別設置“課本里的黃河文化”導賞活動,歷史教師將帶領觀眾對照教材內容,解析彩陶紋飾中的農耕密碼,而5月3日的“古法泥條盤筑”體驗,則讓參與者親手復刻遠古陶器,在搓泥條、刻紋飾的過程中,感受五千年前河湟先民的勞動智慧。此外,5月1日還有面塑手作活動,小朋友可以用五彩面團捏制卡通蛇,既呼應生肖文化,又可學習非遺技藝?!肚鄭u史話——青島地區歷史陳列》等常設展覽五一假期依舊與觀眾相約。
為增加文博場館趣味性和參與度,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各場館在節日期間策劃多元文化活動,識圖打卡、民俗展演、非遺制作、拓印體驗,不同場館、不同主題,邀你開啟有文化、有趣味的假期。其中,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推出“黃墻紅瓦的百年過往”識圖打卡活動。游客領取任務單后,需在建筑內尋找與老照片對應的拱窗、立柱等場景,完成打卡可獲贈印有建筑元素的文創書簽。同期開展的“建筑元素拓印體驗”,則選取樓內“矢車菊”浮雕等經典裝飾,讓參與者通過拓印感受歐洲文藝復興風格與青島地域文化的融合。
青島天后宮在五一期間化身非遺活態體驗場。正門廣場的非遺市集匯聚糖畫、面人、剪紙等傳統手工藝,游客可親手制作木版年畫,或品嘗膠州鍋貼、脂渣等青島小吃。古戲樓每日三場民俗展演尤為亮眼,川劇變臉、古彩戲法、小丑互動、相聲、快板、皮影戲、京劇、柳腔、茂腔、魔術、傳統武術等,讓觀眾感受民俗的獨特魅力。
藝術青島
美術館里的春日限定
青島市美術館五一期間推出的“藝術小工匠”系列活動,包括“大國小匠”手造紅墻體驗、“青青藝繪”美術館寫生以及“絲情畫意”潮T實驗室活動,讓游客深度參與城市美學的創造。五一期間,青島市美術館展出“一座城和她的N座美術館——東莞美術館聯盟館藏作品展(巡展)”,東莞美術館聯盟各成員館獨具特色的百件館藏精品匯聚而成了本次展覽,展品涵蓋中國畫、油畫、書法、版畫、水彩等多元藝術門類,分為“根植嶺南”與“海納百川”兩大篇章,以“根脈與長河”為精神線索,串聯起東莞的藝術脈絡。同時,“2025西藏文化青島行——藏族唐卡藝術暨西藏風情圖片展”也在青島市美術館展出。展覽以“山海情深”為主題,共展出西藏當代優秀唐卡作品、青島援藏紀實和攝影力作共計400多件。
“草木共生——2025(青島)春季微型藝術博覽會”將于5月1日至6日在德昌阿特·V出口美術館亮相。作為青島首個聚焦本土原創的小型藝術博覽會,這場以“平等生長”為內核的藝術實驗,將填補城市藝術生態中專業藝博會的空白,為市民提供零距離接觸藝術的春日盛宴。本屆展會匯聚工作、生活于青島地區的60位藝術家,涵蓋油畫、水彩、雕塑、陶藝、攝影、現代書寫藝術等多元媒介,共展出約4000件原創作品及衍生品。展會期間還將舉辦多場專題沙龍,邀請藝術評論家、收藏家與創作者共議“城市藝術生態培育路徑”,探索可持續的藝術市場模型。
青島市雕塑館的“在水之湄·女藝術家邀請展”已連續舉辦11屆,2025年展覽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76位藝術家的115件作品,涵蓋雕塑、裝置、繪畫、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展覽通過呈現女性藝術家的獨特視角與創作風格,進一步豐富青島城市文化藝術生態。漫步雕塑館外的海濱雕塑園,海風與雕塑作品共同構成動態的藝術場域,是假期不可或缺的打卡地。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賈小飛 攝影報道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