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7.83萬人
數說青島一季度就業工作亮點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83萬人,同比增長12.3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05萬人
●赴8所高校開展“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動,累計發布崗位7000余個(次)
●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10028人次,取得證書8775人次
●技能勞動者總量增至173.4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2萬人
●全市引育各類人才5.43萬人
●引進首次來青青年人才2.38萬人
●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64.03萬人
●全市開展延退政策培訓45場,參加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
●全市建立年金企業3114家,占全省46.7%,基金規模突破百億元
●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219萬戶,比試點期間增加33萬戶,繳存金額增長57.5%
●全市共有1971家企業、18.5萬人參加補充工傷保險
4月24日,記者從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的2025年一季度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在全省率先出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25項措施,推動出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免租金住宿保障及新一輪社保補貼、創業補貼等政策。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83萬人,同比增長12.34%,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05萬人。
全市引育各類人才5.43萬人
青島深入推進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在西海岸新區試點打造全省黃河流域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組織2025屆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發布“百校千企”人才對接活動崗位需求3672個。以創業賦能中心為載體,組建創業服務專員隊伍,開通創業服務熱線,構建“一個平臺、一部熱線、一支隊伍”全流程、多層次、全方位創業服務模式,開展“青創四季”系列創業服務活動43場次。深入實施“就享家”樂業服務站擴容行動,全市累計建成369個基層服務站。
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青島赴吉林大學、鄭州大學、山西大學等8所高校開展“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動,累計發布崗位7000余個(次)。組織“高校學子看家鄉”暨“青雁歸巢”寒假系列活動48場,參與學生7800余人(次)。實施加快博士后人才集聚推動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推動出臺青島博士后工作白皮書,積極籌辦2025年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人才招引賽”。出臺新一輪新型學徒制“金藍領”培訓政策,確定130個職業(工種)培養目錄。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10028人次,取得證書8775人次,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16人。我市技能勞動者總量增至173.4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2萬人,10名高技能人才榮獲2025年度“齊魯首席技師”稱號。一季度,全市引育各類人才5.43萬人。引進首次來青青年人才2.38萬人。全市規上人力資源機構營收66.7億元、增速22.1%,占全市服務業營收10.2%、增長貢獻率20.3%。
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219萬戶
社會保障制度運行平穩。青島聚焦新增就業、農民工、新業態從業人員及其他靈活就業群體,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推進“全民參保·福暖萬家”工程,不斷優化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結構,提升參保擴面質量。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64.03萬人,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新增參保3.21萬人。穩妥推進延遲退休改革落地見效,全市開展延退政策培訓45場,參加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職工退休業務辦理平穩有序。著力推進企業(人才)年金擴面提質,全市建立年金企業3114家,占全省46.7%,基金規模突破百億元。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個人養老金累計開戶219萬戶,比試點期間增加33萬戶,繳存金額增長57.5%。新型工傷保障制度首次列入市辦實事,全市共有1971家企業、18.5萬人參加補充工傷保險,411名工傷失能者享受傷養服務。
二季度啟動“創業陪跑”行動
發布會上透露,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于2025年第二季度啟動“創業陪跑”行動,以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高能級創業孵化園區等為依托,組建創業導師隊伍和創業服務專員隊伍,打造創業陪跑空間,實施全過程接力陪跑,力爭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等優質企業。其次,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工傷勞動能力鑒定“便捷辦”試點工作,將上線“鑒定門診”模塊,為傷情簡單、涉及科別單一的工傷職工單獨開設專家門診,實現“輕傷快鑒”,鑒定結論出具由60天提速至10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800余名工傷職工通過專家門診預約方式完成勞動能力鑒定。我市還將進一步放寬企業(人才)年金建立條件。按照有關規定,將符合用人單位發展需求的骨干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等納入人才年金參加人員范圍。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健)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