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中的冬至。到了冬至這一天,根據(jù)民俗北方人都要吃餃子,所謂“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而南方則要吃湯圓,取團團圓圓之意。昨日,記者也在冬至這一天,走訪了島城一些超市、市場、餃子館,發(fā)現(xiàn)餃子館生意異常紅火,30分鐘等不到一個位子,超市里面的速凍水餃、餡料餃子皮也銷售火爆,其中白菜豬肉餡餃子最受島城市民青睞,賣得最多。
A 餃子銷售火爆,餃子攤沒到中午賣出400多個
“素餡水餃10元20個,豬肉餡水餃10元15個,你要哪種?”昨日,在平安路菜市場附近的餃子攤前,攤主田先生一邊忙著往鍋里下餃子,一邊招呼前來買餃子的顧客。雖然還沒有到飯點,但是田先生的餃子攤前已經(jīng)圍了不少顧客。
“根據(jù)往年的經(jīng)驗,冬至這天來買餃子的人特別多,所以今天我和我老婆凌晨4點鐘就起來搟皮、和餡 ,提前包好了400多個餃子,就是為了應對今天餃子銷售的高峰期。但是沒想到還沒到中午,提前包好的這些餃子就賣得差不多了。”田先生說,“沒辦法,現(xiàn)在就只能我在攤位前頂著,我老婆在里面趕緊包,爭取多包點、多賣點。”
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了位于南京路上的一家餃子館。剛進餃子館記者就發(fā)現(xiàn),整個餃子館里面沒有一個空座位,在收銀處還有好多人在排隊。“我本身就挺愛吃餃子的,這家餃子館也是我平時經(jīng)常來的一家,雖然想到了今天人會多,但是沒想到這么多,我已經(jīng)在這等了將近30分鐘都沒等到一個位置。”魏先生說,“不過既然都來了,還是再等一下吧,畢竟是冬至,餃子是一定要吃的。”
也有不少人選擇打包外賣。“今天與其他日子相比,確實有許多人外賣點的是餃子。”送外賣的尹先生對記者說,“我剛剛還從一家餃子店,拎出了12份餃子外賣,今天點餃子的至少比平時翻了2倍。”記者也從該餃子館的工作人員那里得知,盡管他們早有準備,但還是忙不過來。“現(xiàn)在還無法統(tǒng)計已經(jīng)賣出了多少份餃子,但今天一天沒斷人,估計我們得忙到晚上十點多。”餃子館工作人員說。
B 速凍水餃賣得也挺好,白菜豬肉餡最受歡迎
冬至這天不僅讓餃子館的生意紅火了起來,就連超市里面的速凍水餃、市場里面的餃子皮餡料等同樣銷售得很火爆。記者在市南區(qū)大潤發(fā)速凍水餃專區(qū)看到,有四五位工作人員一直站在這里 ,看到哪個品種水餃缺貨就立馬補充貨物。
“從21日開始,來超市購買速凍水餃的人就開始慢慢多了起來 ,我們工作人員也會加強巡視,看到缺貨的情況就會立馬補貨,賣得好的水餃,估計今天得補四五次貨。”超市速凍水餃導購人員說,“從目前水餃的銷售情況來看 ,今年所賣出的速凍水餃基本上與去年持平。不過根據(jù)往年的經(jīng)驗,水餃的高峰期一般會出現(xiàn)在今天下午五六點鐘,許多人下班之后會趕來超市買幾包水餃回家吃,不過我們倉庫也備好了很充足的貨。”
記者也注意到,與餃子館里賣的手工水餃相比,速凍水餃的口味則要多了許多。素三鮮、芹菜羊肉、香菇牛肉、白菜豬肉、韭菜雞蛋、牛肉木耳等十多種口味。那么,在這么多口味的水餃當中,哪種口味最受島城市民青睞呢?“白菜豬肉餡賣得最好,畢竟咱膠州白菜很有名嘛。”超市導購員說,“其次就是素三鮮餡和薺菜豬肉餡的,還是老口味的水餃更受人們歡迎一些。”
市場里面的餃子皮餡料同樣銷售旺。“今天的銷量至少要比平常的日子翻一倍。”在田家花園菜市場里面賣餃子皮的大姐笑著對記者說,“不過我們也已經(jīng)提前準備好了五十多斤餃子皮,就等著今天多賣一些。”而在旁邊賣豬肉的攤位前,也聚集了不少前來買肉的人。“今天好多人過來買豬肉,有的直接就讓我們現(xiàn)場絞成餡 ,今天估計光絞肉餡就得絞將近100斤。”豬肉攤的攤主對記者說。
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劉曼 季曉東
冬至,孩子給俺送餃子吃
“這比平常吃的餃子都香,吃得都好。”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雖然一直下著小雨,天氣寒冷,但是在青島市市南區(qū)臺西緯四路上工作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和城管心里卻是熱乎乎的。原來,位于臺西緯四路30號的晨光幼兒園小朋友們當天包了熱乎乎的餃子,送到了環(huán)衛(wèi)工人和城管的面前。
12月22日一早,幼兒園的老師們就準備好了餃子餡,并給孩子們現(xiàn)場講解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以及正確的包餃子步驟。11點左右餃子全部都包好了,并由廚房的阿姨煮好分裝到了餐盒里。原本,第一組小朋友打算將餃子送給在路上執(zhí)勤的城管人員吃,但是得知孩子們的愛心之后,擔心孩子出門后會淋雨,兩位城管阿姨來到幼兒園接受了孩子們的好意。除了餃子,孩子們還把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坐墊、圍巾、手套等東西一并送了出去。雨停了之后,孩子們被分成小組,由老師帶領著輪流出去送餃子。“我的餃子要送給公交車司機!”一個小朋友抱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開心地說。“孩子們太有愛心了!”一個公交車司機接到餃子后臉上樂開了花。中午12點左右,幾位環(huán)衛(wèi)工阿姨也被邀請到了幼兒園的大廳,孩子們搬來凳子給她們,讓她們坐著吃餃子。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心里暖暖的。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郭冰
公交駕駛員也送愛心水餃
12月22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聚愛源托管中心,看見許多患有腦部疾病的殘疾人圍在公交車駕駛員鄭婷婷等人身邊,他們一起動手學做包餃子,臉上洋溢著快樂。在與托管中心工作人員交流中得知,這些人員沒有家人的陪伴,也幾乎不出門。22日冬至日這天,青島公交集團武昌路車隊的駕駛員們走進聚愛源托管中心,和托管中心的人員一起親手包餃子,過冬至,使他們度過了一個開心充實的冬至日,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給他們送去了溫暖和陪伴。
12月22日中午11時,青島公交集團市南巴士公司櫸林山車隊的工作人員邀請負責周邊衛(wèi)生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來到路隊“愛心驛站”,請環(huán)衛(wèi)工人與駕駛員們一起吃餃子、過冬至,并在新年來臨之際為他們送上祝福,愿他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櫸林山車隊的張書記說:“今天冬至,正好食堂給駕駛員包餃子,想到幾位環(huán)衛(wèi)工人平時經(jīng)常來我們的候車室休息,親戚都在外地,就請他們來 ,跟我們一起吃水餃。”環(huán)衛(wèi)工人李師傅說:“獨身出門在外,節(jié)日想起來就過,想不起來就不過了,能有人在過節(jié)的時候想著我們,請我們吃熱乎的餃子,真是非常感動。”
城市信報/信網(wǎng)記者 潘立超
◎小知識 冬至還有啥別的習俗
如今提起冬至,大部分人能說出來的習俗可能只有吃餃子。事實上,冬至并非只有吃餃子這一種習俗,甚至各地區(qū)關于冬至的習俗也各不相同,為了解冬至的其他傳統(tǒng)習俗,記者采訪了中國海洋大學的歷史和民俗研究者馬樹華老師。
據(jù)馬老師介紹,今天所熟悉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在漢代形成的,是從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規(guī)律中總結出來的,冬至其實是中國最早的節(jié)日,也叫作“冬節(jié)”或者“亞歲”。冬至意味著數(shù)九寒冬的開始,大家都熟悉的《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shù)起,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后,就會迎來春暖花開,萬物復蘇。
冬至通常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或者餛飩,青島人也是以吃餃子為主,有的人還要喝酒暖身,嶗山還有一種舊俗,冬至要分兩天過,第一天叫“鬼冬”,要祭祖和吃水餃,第二天叫“人冬”,要吃包子。此外,冬至還有拜師、祭祀、畫九九消寒圖、進補等傳統(tǒng)習俗。馬老師說:“冬至其實是古代的教師節(jié),冬至這天,學生們會進行拜師送禮,皇帝也在這天舉行祭祀。”進補則是更為貼近市民生活的一種習俗,不少中老年人都喜歡養(yǎng)生活動,冬季就是進補的季節(jié),所以也有“冬季進補,來年打虎”的俗語。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