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6/10 09:53 --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我們應該秉持平等和尊重,摒棄傲慢和偏見,加深對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性的認知,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習近平主席在國際場合積極倡導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今年6月10日是中國提議設立的首個“文明對話國際日”,一起重溫“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中國理念。2025 06/10 09:53 -- 來源: 新華社
6月10日是文明對話國際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站在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高度,習近平主席在多次重要演講中深刻闡述中國的文明觀,提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主張。2025 06/09 15:12 -- 來源: 央廣網
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擁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利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圍繞“向海圖強”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強調“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要念‘山海經’”。2025 06/09 15:10 -- 來源: 潮新聞
新征程上,如何進一步發揚基層民主,激發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時隔20年,我們走進溫嶺,探訪“民主懇談”歷久彌新的故事。2025 06/09 15:00 -- 來源: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汩汩清水,注入了農家、潤澤了民心。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董建新自豪地介紹:“2023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6134元,比10年前翻了11倍。”2025 06/08 21:08 --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一條電話線,架起連心橋。從“接訴即辦”回應民聲,到“未訴先辦”預解民憂,將矛盾化解于基層、將服務延伸至末梢的治理智慧,正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動注腳。2025 06/08 21:08 -- 來源: 新華社
“我在福建沿海地區工作了將近18年,對海有濃厚的感情”“要發揚優勢,做好‘海’的文章”“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海洋的關注一以貫之。2025 06/08 17:42 -- 來源: 央視網
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總長達3.2萬公里的海岸線,主張管轄海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這些海域是與960多萬平方公里陸地一樣重要的“藍色國土”。2025 06/08 17:41 --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原副主席許其亮同志的遺體,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2025 06/08 16:30 -- 來源: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3年6月5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烏梁素海,了解當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促進生態環境恢復等情況,察看烏梁素海自然風貌和周邊生態環境。2025 06/08 11:56 --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6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緬甸領導人敏昂萊互致賀電,慶祝中緬建交75周年。2025 06/08 09:34 -- 來源: 央廣網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重視青年工作,關心青年成長成才,在多次重要講話、座談、回信中,勉勵新時代青年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