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根據市經信委的統計數據,今年1至10月份,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實現業務收入841億元,同比增長44%,高于全國增速23.7個百分點,增幅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預計全年有望首破千億元大關。
自2012年島城出臺首個軟件產業扶持政策以來,我市涌現出一批自主研發能力強、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領軍和高成長性軟件企業,形成“龍頭帶動、骨干跟進、涉軟增加、小微發展”的良好發展態勢,先后榮獲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國家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國家“寬帶中國”示范城市、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等榮譽。截至目前,全市列入統計軟件企業達到945家,同比增長1倍;今年新認定軟件企業82家,累計認定企業535家;當年新登記軟件產品251個,累計登記產品2057個。
圍繞優化產業集聚布局,積極推進青島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建設,以“東園西谷北城 (國家青島通信產業園及市南軟件園、青島信息谷、青島軟件科技城)”規劃布局為基地,加快推動千萬平米軟件產業園區工程,進一步優化產業集群空間布局。1至10月份,全市“千萬平米”軟件產業園區新開工面積108萬平方米,新竣工面積75萬平方米;累計開工面積37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34萬平方米,投入運營面積86萬平方米。新建園區內累計入駐企業已超過100家。
圍繞培育核心企業產品,積極培育骨干龍頭企業,每兩年開展領軍和高成長性軟件企業評選,支持企業研發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的產品。目前,全市軟件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海爾、海信分列2014中國軟件百強企業第三、七名,東軟載波、海信網絡科技連續五年被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在市場開拓上,海信網絡科技的智能公交系統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智能交通系統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軟控股份的輪胎生產管控一體化系統占全國市場的份額超過60%;太陽軟件的農村信息化軟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鼎信通訊的載波通信芯片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0%。
□青島日報/青報網記者 林 剛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