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升初”派位 變局中開新局
新優質初中不斷崛起 家長選擇多了更看重學校育人特色
5月31日,青島市內三區2025年小升初第二階段一志愿錄取開始,報名人數超過學位數的幾所熱點公辦、民辦初中進行電腦派位,一些新變化值得關注。在市南中片學區,首次設立的青島實驗初中市南中片班、青島39中進行派位。浮山后片區,今年只有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參與一志愿電腦派位,呈現新格局。另外,首次設立的青島市第三實驗初中(青島57中)市南東片班、海信學校公辦班(市南東一班)也有很高的熱度。記者在派位現場注意到,面對“搖號”結果,家長們普遍表現得比較淡定,在公民同招、公辦初中強校提質行動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新優質初中不斷涌現,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家長們的擇校心態也逐漸回歸理性。
市南:
中片東片“新班型”熱度高
今年小升初招生變化最大的當屬市南區,中片、東片在招生政策上均有創新舉措,通過“新班型”的試點,注入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5月31日上午8時30分,2025年市南區中片學區小升初電腦派位在市南區教育研究中心舉行。今年青島實驗初中首次招收2個市南中片班,打破了這個熱點學區多年來相對固定的“3所公辦初中(26中、39中、7中)面向7所小學(德縣路小學、萊蕪一路小學、太平路小學、市實驗小學、大學路小學、文登路小學和櫸園學校)招生”的模式。由于報名選擇的增多,打破了家長填報志愿的慣性思維,給該片區電腦派位增添了變數,也為市南中片的學生、家長提供了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多元選擇,結果亦印證了這一點。
青島實驗初中2個市南中片班共80個學位,一志愿報名235人,報錄比2.94:1。今年39中學位564個,已錄取高層次人才子女8人、海大教職工子女57人和其他符合優待條件的學生44人,剩余學位455個,第一志愿報名人數為872人,報錄比為1.92:1,熱度持續走高。26中、7中今年第一志愿報名人數未滿計劃數,全部錄取。
從去年派位數據來看,2024年39中報錄比1.54:1,26中報錄比1.39:1,這也意味著今年小升初這兩所熱點學校的報名熱度都有不小的變化。不過,今年市南中片的派位現場像往年一樣平靜。多名家長表示,今年招生政策的變化增加了“可選項”,自然歡迎。因為身邊都是響當當的名校,所以他們報名時可以更多地從離家遠近、學校育人特色是否適合孩子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
另外,首次亮相的青島市第三實驗初中(青島57中)市南東片班計劃招生40人,一志愿報名319人,由于最后一個派上的是雙胞胎,被一并錄取,最終57中東片班的錄取人數為41人。這個新班型的高熱度,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所新優質初中近年來辦學質量備受家長認可。燕兒島路第一小學的學生家長林女士說,之所以報57中市南東片班,是因為離家更近,并且看中學校的國際理解教育特色,但沒派上也欣然接受去直升的初中,“現在市南教育越來越優質均衡。我相信,孩子好,去哪里都很棒。”
市北:
浮山后片區二實驗繼續“火”
與市南中片、東片的小升初變局相比,同樣廣受關注的市北浮山后片區今年小升初顯得有些“波瀾不驚”。不同于去年有兩所學校進行一志愿派位,今年該片區只有青島第二實驗初中一所公辦初中參與一志愿電腦派位。青島超銀中學(金沙路校區)、青島國開實驗中學兩所民辦初中也參與了一志愿派位。
青島第二實驗初中今年計劃招收18個班(比去年多2個),共864人,此前已錄取足球后備人才28人,符合優待政策的人員子女21人,剩余學位815個,一志愿報名人數為1300人,其中雙胞胎24對,派位記錄1276條,報錄比約1.6:1,基本與去年持平。今年浮山后片區小升初政策迎來重要調整:戶籍屬于市北區浮山后區域有關小學招生范圍和嶗山區埠東片但在其他區域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不再參加市北區浮山后區域初中學校的電腦派位,由市北區教體局統籌安排至未滿招生計劃的相對就近的公辦學校就讀。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董真
■相關鏈接
多所民辦初中報名“降溫”
5月31日,幾所熱點民辦初中也進行了電腦派位。今年青大附中初一計劃招收22個班共1100人,與去年持平,其中符合直升政策或優待政策直接錄取的共889人,剩余的211個學位,在515名報名學生中通過電腦派位形式錄取,報錄比達2.44:1,派位難度超過去年的2.39:1。海信學校七年級面向市內三區招收8個民辦班,共計400人,其中落實2025年小升初優待政策的有280人,剩余120個學位在276名報名學生中通過電腦派位錄取,報錄比為2.3:1,派位難度也高于去年。市北區國開實驗學校計劃招收240人,享受優待政策直接錄取共計128人,足球后備人才招收19人,剩余學位93個,經統一報名,符合條件的報名學生313人,報錄比3.37:1。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多所民辦初中報名“降溫”。隨著教育均衡發展的推進,“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家長用實際行動做出選擇。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