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稱“無菌蛋”很難做到完全無菌,還能放心吃嗎?
近期,各大電商平臺涌現出大量“無菌蛋”產品,商家宣稱這類雞蛋“安全無菌,食用更放心”。所謂“無菌蛋”真的能做到完全無菌嗎?“無菌蛋”與可生食雞蛋是一種產品嗎?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朱大洲:實際上,對于雞蛋來講是很難做到完全無菌的。“無菌蛋”這個名字對消費者來講,會造成誤導,認為蛋特別干凈、特別安全。但事實上,它里面還是含有其他微生物的,并不像罐頭一樣絕對無菌。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所謂的“無菌蛋”,實則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雞蛋。其核心特點是不含沙門氏菌,可以生食,吸引了越來越多消費者。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費者追求高品質雞蛋的心理,紛紛打出“無菌蛋”的旗號。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朱大洲:“無菌蛋”實際上說的是里面不含沙門氏菌,不用經過熟化處理就可以直接生吃的雞蛋,比較科學的一個說法應該叫可生食雞蛋。
可生食雞蛋標準之一:內外都檢不出沙門氏菌
專家表示,所謂“無菌蛋”,其實指的是內外均不得檢出沙門氏菌,可不經過熟化處理直接生吃的雞蛋。那么,對于這類可生食雞蛋,目前有沒有相關的標準來進行界定呢?
朱大洲表示,關于可生食雞蛋,還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但是目前因為有這方面需求,所以一些協會、學會,比如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和中國肉類協會,都發布了相應的團體標準,對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對于沙門氏菌,要求不得檢出。
對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要求不得檢出。
所以從這里面可以看出來,對于致病菌來講,可生食雞蛋的要求是非常嚴的。
“可生食雞蛋”如何生產?記者探訪養殖場
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上,
商家們賣力宣傳著各種“無菌蛋”產品,稱其比普通雞蛋更安全、更營養、更健康。
有的商家告訴消費者“無菌蛋的蛋殼很干凈,沒有雞屎,就代表沒有大腸桿菌”。
有的商家標榜自家品牌的“每顆無菌蛋,都能達到國際雙重認證”。
還有的商家以價格為賣點,宣稱在超市要賣到兩三塊錢一枚,甚至更貴的無菌蛋,在直播間購買“9塊9,到手10個還包郵”。
“無菌蛋”真能做到如此價格低廉嗎?記者探訪了國內一家知名品牌的無菌蛋工廠,看看這類可生食雞蛋究竟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記者了解到,沙門氏菌的傳播途徑很多,雞蛋中的沙門氏菌主要來源于母雞攜帶、環境污染和飼養方式。
記者在四川一家可生食雞蛋孵化車間看到,每一枚種蛋都要經過多輪沙門氏菌檢測和凈化,才能進入孵化環節。孵化出的雞苗,還需經過兩道嚴格體檢,最終送入無沙門氏菌的專用雞舍飼養。
西南科技大學博士 綿陽可生食雞蛋研究院 張瓊蓮:它生活的環境溫度、空氣質量,包括每天的采食和飲水,都是通過智能化的設備進行控制的,避免外源帶入有害的微生物,包括沙門氏菌等。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封閉、恒溫、舒適的養殖環境,避免了外源帶入沙門氏菌等有害的微生物。同時,飼料質量直接關系到雞蛋安全性和風味,因此,每一批購入的飼料都需在實驗室進行深度檢測。
西南科技大學博士 可生食雞蛋研究院 張瓊蓮:我們可以直接看到運輸這批玉米的車輛車牌號、供應商產地和到貨時間。
工作人員還要對每天生產出的雞蛋進行抽檢,將雞蛋打碎后再進行安全檢測,把好最后一道關。
西南科技大學博士、可生食雞蛋研究院 張瓊蓮:在這個基地,我們每個月需要敲碎12000枚雞蛋,來檢測確認雞蛋內部是否含有沙門氏菌。
價差大標識混亂 “可生食雞蛋”監管亟待加強
看來要想真正做到雞蛋不含沙門氏菌,的確要經過復雜和嚴格的生產流程。專家表示,如果是做熟了吃,那普通雞蛋完全沒問題,但如果需要生食,最好還是選擇“無菌蛋”。
可就像我們剛才看到的,超市賣幾塊錢一個,直播間只要幾毛錢,價格差距如此之大,這“無菌蛋”到底應該怎么選呢?
在四川某超市,記者看到,當地一家企業生產的可生食雞蛋的標價是兩塊六毛五一枚,而線上平臺卻賣九毛錢一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生產一枚可生食雞蛋光成本就要在一塊四毛錢至一塊八毛錢之間。
可生食雞蛋是近幾年剛剛發展起來的新品類雞蛋,目前,還只有生食雞蛋團體標準,缺乏國家和行業層面的強制標準。一些商家借此鉆空子,發明各種名詞,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名不副實的“可生食雞蛋”。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朱大洲:購買可生食雞蛋,其實應該關注它背后的產品標簽,看它執行的是哪個標準。我們可以購買品牌影響力比較大、信任度高的一些企業的產品。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禽蛋產量為3588萬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蛋品生產國和消費國。蛋品質量也達到國際水平,不斷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優質化的需求。
面對商家的宣傳,相關專家也提醒消費者科學認識各類雞蛋產品,理性選擇,按需購買,不盲目追風。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