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夏季來臨,如何選擇滅蚊驅蚊產品,青島疾控專家這樣說→
隨著夏天的來臨,溫度升高,雨水增多,濕度增大,蚊子逐漸開始活躍,滅蚊驅蚊產品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蚊香、滅蚊燈、電蚊香液、驅蚊手環等眼花繚亂的產品,到底該怎么挑選,它們的安全性你了解多少?近日,青島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建議。
市疾控中心專家鞠光秀建議,根據是否使用了化學藥物,滅蚊和驅蚊可以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
物理手段主要有:窗戶上安裝紗窗、蚊帳、手動及電蚊拍等,近幾年興起的滅蚊燈、電子驅蚊器也各有所長,對于養寵物和有小朋友的家庭,比較友好。
化學手段分為主動擊殺型(滅蚊)和被動防守型(驅蚊)。主動擊殺型滅蚊劑,如蚊香、電熱蚊片、電蚊香液、氣霧滅蟲劑等為代表的家用滅蚊劑,都是主動擊殺型。這些滅蚊劑的有效成分都是擬除蟲菊酯類化合物。
其中,擬除蟲菊酯是一種廣譜殺蟲劑,具有強烈的觸殺作用。其作用機理是擾亂昆蟲的神經,讓它們由興奮、痙攣到麻痹而亡。
市面上常見的擬除蟲菊酯主要有四氟甲醚菊酯和氯氟醚菊酯。有研究表明,氯氟醚菊酯對蚊子的擊倒效果要好于四氟甲醚菊酯,但四氟甲醚菊酯在安全性上則優于氯氟醚菊酯。因此,在購買滅蚊劑產品時可以根據使用的人來具體選擇。家里沒有小孩的,選用含氯氟醚菊酯的產品效果更佳;如果家有兒童,那么選擇含四氟甲醚菊酯的產品更安全。
在使用滅蚊劑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殺滅蚊蟲,通常會盡量保持室內環境處于密閉狀態,使擬除蟲菊酯的含量維持在一個較穩定的水平。
被動防守型驅蚊劑包括常見的驅蚊液、驅蚊貼、驅蚊手環等。這類產品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避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檸檬桉樹油或其提取物檸檬桉醇。其中,前三種屬于化學合成物,后一種屬于植物成分。從效果來看,避蚊胺驅蚊效果好且持續時間長,驅蚊酯和派卡瑞丁次之,檸檬桉樹油的驅蚊持續時間較短。
避蚊胺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兒童要選擇避蚊胺含量在10%以下的驅蚊產品,不建議6個月以下的嬰兒使用。驅蚊酯對皮膚沒有毒副作用,也不會滲透進皮膚,是目前公認的比較安全的驅蚊產品,一般兩個月以上的嬰兒可以使用。檸檬桉樹油可從天然物質中提取,安全、不刺激皮膚,但其所含的萜類烯類烴類化合物可能會導致過敏。因此,在很多歐美國家,并不建議用于三歲以下的小孩子。
“農業部門規定,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等產品只要宣稱了滅蚊、驅蚊的功效,就屬于衛生殺蟲劑的范疇,就必須取得農藥登記證號,并在包裝上標注毒性。”鞠光秀說,選購滅蚊驅蚊產品要到正規的商店、超市購買,購買時要看“三證”號。“三證”號是指農藥登記證號或臨時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或批準文件號、產品質量標準號。市民不宜不購買無“三證”或“三證”不全的產品。
其次要看有效成分和含量,不購買未標注有效成分中文名稱或含量的產品。還要看看生產日期,要購買保質期內的產品。對于驅蚊產品,要關注其有效濃度及防護時間。
居家使用滅蚊驅蚊產品有哪些注意事項?鞠光秀提醒,家有孕婦、小朋友或有哮喘、呼吸問題的人群可使用更環保安全的蚊帳等物理方法。家中養貓、養魚的消費者不建議使用蚊香、電蚊香液等。擬除蟲菊酯對人類毒性不大,但對蟲、魚類和貓的毒性較大。家中避免長時間使用滅蚊驅蚊產品,使用完畢一定要及時開窗通風透氣,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質量。
殺蟲氣霧劑一般含有易燃的有機物,要遠離火源、熱源、避免陽光直射。由于蚊蟲也會產生抗藥性,所以要輪流使用不同的有效成分,以取得較好的滅蚊驅蚊產品效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