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末能否睡到“自然醒”?
臨近中高考,考生進入備考倒計時,每一個考生家庭都在打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zhàn)役。近日,不少家長群里又熱鬧起來,有的家長吐槽,馬上要考試了孩子總喊累,周末想睡懶覺。有的家長坦言,應該讓孩子保證充足睡眠,不然學習質(zhì)量肯定不高。一時之間,“孩子周末該不該睡到自然醒”的話題備受關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睡眠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支持“睡眠自由”還是支持“自律作息”?聽聽家長和專家怎么說。
家長觀點
睡到自然醒 學習效率高
“希望孩子睡到自然醒,是很多家長的愿望和心聲,我也不例外。”王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初一,每天精神頭兒特足,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但可能是白天用勁兒過足,晚上回家后學習狀態(tài)比較差,尤其是晚上7點以后,看上去嘴動、眼動,其實腦子早就不動了,頭天晚上學的東西,第二天也很快會忘記,學習效率大打折扣。“我希望孩子能夠‘早睡晚起’,這樣也不至于第二天在課堂上打瞌睡,尤其是周末,我一般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再起床,睡飽了之后孩子眼睛亮亮的,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充足的睡眠,王女士投入很多時間,盡量陪同孩子學習,早寫完作業(yè),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習效率。“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周末盡量讓孩子放松,有一個充足的睡眠。作為父母,王女士和愛人也從自身做起,放下焦慮心態(tài),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運動習慣。“在我看來,孩子在中學階段,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同樣重要。”王女士說。
鐵打作息 學習良性循環(huán)
王女士查過很多資料,睡眠不足對孩子有很多不利影響。比如,有資料提到,孩子長個兒需要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在生長激素分泌最為旺盛的時候,孩子必須進入深睡眠狀態(tài)才有利于長個兒和增強記憶力。反之,如果孩子缺乏深睡眠狀態(tài),生長激素分泌會減少,還會出現(xiàn)影響身心健康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孩子的睡眠非常重要,尤其是上初中的孩子,正在長身體更要保證睡眠時間。
“只有養(yǎng)成自律的生活習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早睡早起是必需的。”陳先生的兒子今年上初二,初中兩年來,陳先生一直陪著孩子早睡早起,晚上10點半睡覺,早晨6點起床,先晨讀,再上學。“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頭腦清醒,學習效率高,尤其在打基礎的中學階段,有不少需要記誦的學習內(nèi)容,更應抓緊早晨的時光認真學習。周末也不能放松,一旦周末懈怠了,一到工作日又很難緊起來。”陳先生認為中學階段是孩子學習態(tài)度、能力和習慣的養(yǎng)成期,規(guī)律的作息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份“童子功”將讓人受益終身。
專家解讀
適當調(diào)節(jié)睡眠時間
臨近中高考,很多家長對睡眠格外重視,擔心孩子睡得太少影響中高考成績。孩子究竟睡多久才科學,才會擁有更高質(zhì)量的睡眠?
青島市立醫(yī)院東院心理科主任王克表示,現(xiàn)在社會普遍存在睡眠不足情況,比如家庭環(huán)境、娛樂模式等。正常的睡眠是在30分鐘之內(nèi)能夠進入深度睡眠,并且第二天起床感覺精力充沛。反之30分鐘之內(nèi)不能入睡,夜間經(jīng)常醒,第二天感覺到困倦,這就屬于睡眠不足。
睡眠對人的調(diào)節(jié)分為兩部分,首先是記憶力,需要睡眠來保證。在睡眠的狀況下,人的大腦皮層得到休息,白天的記憶得到存儲。第二是身體,在深度睡眠情況下,人的身體各個器官得到休息。睡眠不足,對于人的大腦和身體都有影響。
臨近考試,睡眠對于學生至關重要。王克建議家長不要貿(mào)然改變學生作息。比如,很多學生和家長出現(xiàn)考前焦慮睡不著,這種情況一些家長會讓孩子提前睡覺,越是早睡孩子越睡不著,更容易引發(fā)焦慮。比如平常孩子10點睡覺,臨近考試可以提前半小時睡,這樣不會造成較大改變。另外入睡之前,不要進行緊張的學習和運動,盡量放松,比如泡泡腳,喝點牛奶等。
毋庸置疑,健康和充足的睡眠對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從現(xiàn)代神經(jīng)科學來看,睡眠是增強學習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的一部分,因為睡眠時大腦停止信息輸入,大腦會利用睡眠時間將白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將我們需要記憶的信息刻入大腦皮層,將其轉化為長期記憶,以便日后隨時調(diào)用。其次,從睡眠和情緒的關系看,當睡眠時間減少時,杏仁核腦區(qū)無法正常工作,使得大腦的細胞更新速度減慢,導致情緒控制能力減弱,影響情緒的穩(wěn)定性。反之,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良好情緒的產(chǎn)生及穩(wěn)定。另外,睡眠能夠促進機體生長激素大量分泌和促進機體蛋白質(zhì)的合成,有助于機體的修復和生長發(fā)育。
周末“放松”不“放縱”
也有國內(nèi)心理課相關專家表示,初中生周中學習任務繁重,周末適當放松和休息至關重要。周末放松不是放縱,而是必要的調(diào)節(jié)。家長要學會“松綁”,避免過度緊張的家庭氛圍。因為如果父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家長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孩子的焦慮又反過來加重父母的擔憂。
盡管周末適當補覺有助于放松身心和恢復精力,睡眠不能靠“補”,欠的“睡眠債”并不能靠一兩天補回來。對初高中生而言,每天6至8小時是睡眠底線,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體力、腦力的恢復,會對注意力、記憶力、情緒等產(chǎn)生影響。家長在給予孩子周末“睡眠自由”的同時,更應關注日常作息規(guī)律,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保證睡眠時間,緩解疲勞,提升學習狀態(tài)。
在周末睡眠時間的安排上,不少中學老師建議,周五晚上適當提前入睡時間,比如提前半小時入睡。家長還可以利用睡前時間與孩子進行輕松的交流,肯定孩子一周的進步,避免批評,讓孩子帶著積極情緒休息。
周六、周日可以適當推遲起床時間。周末的作息可以更寬松一些,但不建議熬夜、晚起,以免打亂生物鐘。家長可以讓孩子自主調(diào)控起床時間,但需設定底線,避免過度放任。再進一步講,家長需要培育孩子良好的生活行為、學習習慣,需要讓孩子建立規(guī)則意識,讓孩子擁有敬畏之心。這些,才是作為家長愛孩子、做好家庭教育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內(nèi)容。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鐘尚蕾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