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年輕人防癌看這里!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
癌癥,的確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風險逐漸增加的疾病,但這并不意味著年輕人自帶免疫Buff。實際上,許多癌癥類型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也在上升,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數據,全球30歲以下的年輕癌癥患者比例一直在上升,從20世紀80年代的5%上升到21世紀初的15%。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被癌癥盯上呢?在每年一度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青島市疾控中心專家為市民答疑解惑。
“長期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無疑是給癌癥遞‘刀子’。”市疾控中心專家楊雪紛介紹,腌制食品、高脂飲食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同隱藏在美食背后的“小惡魔”,可能成為癌癥的幫兇。比如腌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炸彈”,長期食用會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絕對是癌癥發病率上升的重要推手。水污染、空氣污染、電離輻射污染……這些“隱形殺手”無時無刻不在增加我們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有些年輕人可能天生就攜帶了“癌基因”,就像隨身綁著一顆“定時炸彈”,在外界致癌因素的推波助瀾下,很容易發生癌癥。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心理壓力陡增,作息不規律等因素也可能擾亂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讓癌癥有機可乘。此外,年輕人內分泌紊亂也可能成為某些癌癥發生的“導火索”,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降低年輕人癌癥的發病率需要多管齊下。楊雪紛建議,首先要來一場生活方式的革命,市民每日保證充足的蔬果攝入量(≥500g),減少加工肉類攝入;遠離二手煙、裝修污染,關注每日環境污染指數,并做好相應防護;有癌癥家族史的高風險者可進行對應的防癌體檢,有條件者可接受高危基因檢測;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做150到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并做好運動安全監護。“癌癥防控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必須重視起來,防患于未然,才能擁有更健康的人生。”楊雪紛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