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島圍繞婚戀全生命周期經濟形態,串聯餐飲、文旅、娛樂、購物等眾多消費業態——
全城浪漫,構建“甜蜜經濟”新生態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信號山、太平山串聯愛情步道,八大關、棧橋承載著歷史浪漫,浮山灣燈光秀、奧帆中心等現代地標彰顯著時尚活力……當這些甜蜜、浪漫元素匯集到一起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甜蜜“火花”?如何發揮好歷史人文風情與濱海風光優勢,持續做大做強“甜蜜經濟”產業?
青島各區市因地制宜、在“甜蜜經濟”細分賽道上不斷探索實踐,圍繞婚戀全生命周期新型經濟形態,串聯餐飲、文旅、娛樂、購物等眾多消費業態,打響“海誓山盟 浪漫青島”品牌,構建起“全區域、全要素、全人群”的“甜蜜經濟”生態。
構建山海灣城融合的甜蜜產業發展空間
一直以來,市南區具有深厚的“甜蜜經濟”產業根基。作為全國首批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市南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巡回+流動”婚姻登記新模式,打造了安娜別墅全國最美婚姻登記處,每年見證全國2000余對新人的幸福時刻,2024年接待游客超16萬人。
“全城皆浪漫”正在市南區通過甜蜜產業逐步變成現實。市南區將以“山海灣城”相融合的特色,構建“一街、一線、一城”的甜蜜產業發展空間,推動“甜蜜+”跨界融合,推出一系列甜蜜產品。以中山路歷史街區為重要載體,布局婚服、婚慶、婚拍、珠寶等全鏈條,打造“甜蜜經濟”產業園,制定并發布“甜蜜經濟”地圖。以沿海一線世界最美海灣為軸線,串聯起棧橋、八大關、奧帆中心等景區,打造愛情打卡地標。立足青島灣、浮山灣等現有港灣,打造“海灣相戀”主題景區,未來擬在小港灣區域打造青島百合灣,建設輪渡灣百合港,進一步豐富婚戀旅行場景。
目前,青島正在形成以市南區為核心區域、輻射帶動全市“甜蜜經濟”產業發展、鏈接全市甜蜜資源的婚戀生態,打造全城熱戀愛情地標與甜蜜消費首選地。
嶗山區緊緊依托山海相依的自然稟賦、道教文化底蘊、高端民宿集群及濱海旅游資源,以“甜蜜經濟”為紐帶,推動“婚慶+旅游+住宿+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全國知名的婚戀旅拍目的地、特色婚禮儀式舉辦地、蜜月度假首選地。“我們將打造嶗山特質的婚戀旅拍主題線路和婚俗文化產品,探索開發開放獨具特色的婚戀旅拍主題線路。”嶗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建立婚戀經濟“一站式”消費場景
甜蜜消費,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諸多領域,這就需要構建婚戀全生命周期經濟形態。隨著消費升級和婚慶產業多元化發展,“甜蜜經濟”已成為推動區域文旅融合、消費業態轉型升級的風口經濟。
目前,嶗山區13家企業面向全社會發布40條“甜蜜計劃”,內容涵蓋婚宴優惠、婚前體檢等,通過“真金白銀”的補貼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婚戀群體到嶗山區登記結婚、旅拍、舉行婚禮、個性化消費。
在西海岸新區,首個景區式結婚登記戶外頒證基地在張家樓街道澤豐生態園揭牌運營。該基地整合潮流墻繪、多彩農場田園景觀、千畝紅楓林秘境等旅拍場景,開發婚拍基地、創意布景等“甜蜜經濟”產業鏈,引進畫美文旅、赫拉攝影等8家企業,為新人提供婚慶消費、情侶消費、婚戀服務、愛情文化、甜蜜情感等全鏈條服務,更好滿足了新人個性化需求,推動“甜蜜經濟”持續升溫。更多甜蜜主題旅游線路也正在緊鑼密鼓推出中,將串聯旅游景區、高端酒店、特色民宿、攝影場景等資源,推出“婚登+婚拍”“婚拍+旅游”“婚宴+度假”一體化套餐,打造西海岸新區婚旅目的地。
打破“甜蜜經濟”是年輕人專屬的思維局限,城陽區將目光放在了“銀齡+婚戀”產業融合上。在夏莊街道“山色峪愛情谷”舉辦的“櫻舞銀齡·孝心筑夢”主題活動中,來自城陽、成縣、渭源的10對金婚銀婚夫婦舉行了集體婚禮。活動現場,城陽區與成縣、渭源縣及青島市婚慶禮儀行業協會簽署“甜蜜+銀發”經濟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整合三地文旅資源、共建“婚戀+康養”產業鏈,形成“資源共享、市場共拓、產業共興”的協同發展模式。利用城陽區毛公山婚姻登記工作站,開展“執子之手 與子成悅”集體頒證儀式、“幸福婚姻第一課”婚姻家庭輔導、非遺禮物贈送等活動,并向全國新人發出“浪漫青島·活力城陽”婚旅目的地邀約,推動婚戀經濟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