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連續兩個月加量續作MLF 加大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
記者 劉 琪
4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2025年4月25日(周五),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期限為1年期。
鑒于本月MLF到期量為1000億元,故央行MLF口徑將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這也將是央行連續第二個月加量續作MLF。3月份,央行開展4500億元MLF,對沖3870億元到期量后實現凈投放630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央行連續兩個月加量續作MLF,而且本月加量幅度較上月的630億元顯著擴大,表明央行加大了通過MLF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的力度。一方面,本月啟動今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和5000億元特別國債發行,加之未來一段時間地方政府債券還會保持較快發行節奏,都意味著債市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發行高峰,需要央行通過適當的流動性安排,確保政府債券順利發行,體現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另一方面,4月份外部經貿環境驟然發生變化,宏觀政策將在穩增長方向顯著加力。其中,央行大幅加量續作MLF,體現了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釋放了貨幣政策發力穩增長的信號。
除了1000億元MLF到期外,4月份還有1.2萬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以及5000億元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本月MLF加大投放規模也可能是為了配合對沖買斷式逆回購的到期壓力。
王青預計,本月央行買斷式逆回購也會處于較大規模凈投放狀態。
明明則認為,4月份受外部因素影響,市場對寬貨幣發力對沖的預期較為充足。不過,4月份以來總量降息、降準工具并未落地。當下央行選擇先行加大MLF凈投放規模,預計降準等數量端寬貨幣工具4月份進一步加碼的可能性縮小。往后看,長期視角下降準等政策工具必要性仍高。
此外,自3月份起,MLF操作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為多重價位中標(即美式招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這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淡出,MLF回歸流動性投放工具定位,與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構成央行流動性工具體系。
“政策利率屬性淡出后,MLF的工具定位也更為清晰,即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動性。”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央行流動性工具箱豐富,期限分布更趨合理,長期有降準、國債買賣,中期有MLF、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以及各類結構性工具,短期有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臨時隔夜正、臨時隔夜逆回購。未來央行流動性管理將更加高效精準,調控力度和節奏更加科學靈活,更好兼顧多重目標。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