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振興片區清明假期營收同比增長55.33%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馮志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青島的鄉村旅游“熱”力十足,特別是在青島聚力打造的10個市級鄉村振興片區,市農業農村局因勢利導,集聚各片區的鄉村風貌、民俗特色、農品美味、農耕文化等資源稟賦,策劃推出“片區鄉村游·提振消費季”系列活動,精心打造片區鄉村游精品線路28條,統籌全市片區開展賞花、采摘、研學、親子游、美食節等特色活動51場。據統計,清明假期接待游客33.51萬人次,同比增長74.8%,帶動鄉村民宿、休閑農業、農產品銷售等實現營收3880余萬元,同比增長55.33%。
青山綠水相伴,尋味詩意鄉村。當前,青島的鄉村旅游已從農家樂拓展到賣產品、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賣健康,打出“農文旅”深度融合“組合拳”,日益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新引擎”。
清明假期,楊家山里片區為游客提供了賞花游、踏青游、騎行游、野餐露營等多種花式玩法。鐵山街道整合全域20處賞花秘境、山野美食,策劃推出賞櫻專列、櫻花市集、集章打卡、“賞花+露營”、“賞花+非遺”、“賞花+春日野味”等30個文旅消費新場景,派發手繪美食地圖、賞花美景地圖、櫻桃采摘地圖等特色地圖10萬余冊,發放“櫻花護照”文旅消費券5萬張,實現采摘、餐飲、住宿、觀光、游玩等全鏈條優惠。假期3天,片區接待游客過5萬人次,同比增長17.25%;旅游總收入突破1000萬元,同比增長10.17%,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均創歷史新高。
膠州艾山鄉村振興片區以“觀星、游村、品果、賞景”的全域文旅體驗強勢“出圈”,多元業態激活鄉村文旅新場景,3天吸引游客2.8萬人次,成為近郊游的“頂流”目的地。尤其當地的艾山澤豐合作社聯合艾山天文臺共同打造特色“非遺+星空”研學路線,大幅提升了產品知名度和客流量。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畫美達尼片區則聚力打造新場景、新玩法、新模式,20余項體驗式、互動式、沉浸式活動激情上演,讓游客深度體驗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魅力。記者在美術館看到,畫美達尼藝術家聯盟在這里集中展出油畫、國畫、工筆畫、書法、手工藝品等50件藝術作品,游客還可以現場潑墨作畫,為游客提供了充滿創意與激情的藝術空間。
這個假期,各鄉村振興片區做足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大文章,據統計,3天內帶動鄉村民宿、休閑農業、農產品銷售等實現營收3880余萬元,同比增長55.33%。
民宿經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4月4日我們的民宿已經滿房了,今年主要是近郊游,比如青島的市民踏青,周邊城市也有自駕來住宿的,今年的價格比往年假期要低一些,像海景大床房去年是800多元,今年是每間不到700元。”位于嶗山沙子口流清灣片區的民宿負責人單冰向記者介紹,當地民宿多由閑置民房改造而來,風格獨特,一般都是整棟預訂,適合全家出行居住,這個清明假期,這類獨棟民房的預訂爆滿,一房難求,整體旅游熱度出現了快速回暖勢頭。
在大自然里搭起帳篷,體驗“詩和遠方”依然是當下年輕人放松身心的一種主流。清明假期,即墨區龍泉街道蓮花田園鄉村振興片區內的美麗鄉村群落和幾處特色露營地里憑借“高顏值”,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安營扎寨”,入住民宿體驗田園生活。蓮花田園供銷社店長賈棟業介紹,3天假期6棟民宿每天都爆滿,目前已經有游客開始預訂“五一”假期的民宿了。下一步,片區將把更多傳統節氣元素融入農旅創新,以“含綠量”提升“含金量”,全面打響富民增收和生態旅游兩大品牌。
城陽區棘洪灘街道東毛西毛鄉村振興片區今年清明假期特別推出“春日田園游”主題線路,串聯起果蔬采摘、民俗體驗、特色美食品鑒等環節,有效提升游客滿意度。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